2幫助學生確定奮鬥目標。有些學生不願意給自己定目標,害怕失敗而導致失望,然而他們卻不懂得設定目標乃是成功的基礎。我們必須通過教育幫助他們提高對確定目標的正確認識,製定出切實可行的大目標和小目標,確立努力的方向。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後,還要求學生把目標寫在紙上,製定一個詳細的達到目標的計劃,並嚴格執行計劃。
3幫助學生做好自我調適。所謂自我調適就是指人為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對自身的認識、情感、行為等心理因素進行調整的過程。如何幫助中小學生做好自我調適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1)幫助學生及時了解環境,接受環境,順從環境。學生要適應環境,首先要了解環境,老師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有哪些特點或發生了哪些變化,怎樣才能針對變化了的環境對自我進行調整。目前進入高一年級的新生,都普遍存在一個動蕩的不適應期,這不但影響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增加了學校管理難度,還增加了家長的擔心。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有的學生對變化了的環境沒有做出調整帶來的矛盾,作為老師應該予以及時指導,幫助其調整。此外,學習活動是一項複雜的智力活動,是充滿矛盾與困難的,對心理承受力要求很高,特別是在中學生備考期間,需要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針對新的學習任務,努力探索,改變原來的不適宜的學習方法,盡快掌握新的學習階段的學習方法和特點。隻有在生活和學習上不斷地調整自己,才能適應新環境對自己的要求。
(2)幫助學生盡快融入新集體。經驗證明,良好的班風,團結的集體,會使每位學生感到輕鬆自如,心情舒暢、踏實。然而和諧的集體是靠大家共同創造的,需要每個人都付出努力。如果在交往中,隻憑個人的好惡,喜歡的人就交往,不喜歡的人就不交往,無疑會影響良好班風的形成。因此,要幫助學生主動、熱情地投入新的集體中,並盡快融入其中。教育學生如果與周圍同學發生摩擦,應本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原則,不要憑一時的衝動感情用事,也不要消極逃避。指導學生學習名人教導,如唐代文學家韓愈主張:“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對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有好處的。
(3)幫助學生正視自己,麵對現實,重新評價自我。要使學生明白,解決與自我有關的適應問題,重要的是要正視自己,麵對現實,對變化了的“我”,對新環境中的實際的“我”,要有客觀的估量,特別要真正認識自己的實力。例如,麵對學習成績的相對下降,或個人地位不如以前突出等情況,不能一蹶不振,而要冷靜地分析各種原因。如果通過個人努力可以迎頭趕上,那就要樹立信心,加倍努力;如果力不能及或由於非個人原因造成的,就不要過分苛求自己,更不能灰心喪氣。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揚己之長,補己所短。
當環境和其他情況變化時,要及時地了解變化了的情況,幫助學生有意識地進行適應性訓練,做好自我調整。這對於克服茫然無措心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車文博.心理谘詢大百科全書.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梁寶勇.心理衛生與心理谘詢百科全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3何銀虎.中小學心理谘詢室專用指導手冊.海口:海南省電子音像出版社,2004
4劉守旗.當代青少年心理與行為透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5楊寶宏,李鳳芹.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書.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
6韋有華.人格心理輔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劉華山.學校心理輔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8馬紹斌.心理保健.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9朱寶榮.現代心理學原理與應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周玉.心理健康:自我健康新概念.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
1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現社,1995
12林崇德.學校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現社,2000
13朱智賢.兒童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現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