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南的船靠近亞曆山大港。
風浪有點大。伊南站在船頭,腥鹹的海風挾裹著水汽吹濕了她的麵頰與頭發,她卻沒有回甲板下的艙房裏去。
她一直抬頭仰望著亞曆山大港口附近的一座建築物。它巍峨屹立於港口附近的一座小島上,高聳的塔尖清晰可見。雖然現在是白天,依舊可以見到一束明亮的光線從塔內反射而出。
“這是亞曆山大燈塔!”維特魯威站在伊南身邊,見她看得如此專注,忍不住開口,幫忙解釋,“塔頂有鏡子和燈。白天的時候,守塔人會用鏡子反射日光;夜晚則用燈火引導船隻。”
維特魯威有點好奇:難道這個女人從未見過這座世所聞名的燈塔嗎?
剛出發時,維特魯威對這個與他同行的女人並沒有多少好感:他覺得她實在是蠻不講理,不顧他的反對,強行將他從尼羅河畔工地上帶出來,耽誤了他的工作。
雖然隻是一個月的時間,可是在這一個月裏,他完全能夠完成尼羅河畔的防禦工事——
現在,他陪著人來到了亞曆山大港,之後還要再回開羅附近。一來一回,路上的時間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浪費。
當然,維特魯威必須要承認:這個女人極其美貌。她的身材符合黃金分割率,絕對是數學家最愛的身材——
可那又怎麼樣?他已經把她的身材數據都記下來了。
——這些數據對他來說已經夠用了呀?
這個年輕小夥實在鬧不明白:為什麼旁人會那麼羨慕他,連凱撒都在向他恭喜。這究竟喜從何來呀?
隻要一想到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他都必須陪伴在這個女人身邊,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主持那些至關重要的工程,維特魯威就有些垂頭喪氣。
他生著悶氣,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有再勇敢一些,當麵反對執政官和這女人的安排。
可這時看到伊南如此專注地望著亞曆山大港的燈塔,不知為什麼,維特魯威卻覺得稍稍舒服了一些——可能是找到了與她相通的感受:
這是一座多麼高大、多麼宏偉的燈塔啊!
據說它是這個世界上,以人力建成的,最高的建築物。它比坐落在迦勒底的巴別塔還要高上一截。
它的三層式建築也別具特色:第一層是沉穩的正方形結構,第二層是八角形的,最上麵一層則是一座用八枚柱子支撐的圓形塔樓。維特魯威每次見到這燈塔,都會為這建築的力學構造與美學樣式而激動不已。
誰知就在這時,伊南像是想起了什麼,忽然回頭,一把抓住了維特魯威的胳膊,說:“想不想到燈塔上去看看?”
維特魯威:……!
“我嚐試過,燈塔下有守衛,是不會讓閑雜人等上塔的。”
伊南卻晃了晃他的胳膊:“我們可不是什麼閑雜人等,我是這燈塔的……放心吧,你跟著我來。”
她立即下令,對船上的水手說了一種維特魯威聽不懂的語言。水手們大聲應了,轉了舵,船隻在海風中慢慢轉向,向燈塔處駛去。
伊南帶著維特魯威登岸,兩人一起來到燈塔下。
果然如維特魯威所言,燈塔下有守塔人攔住了他們——不讓進。
伊南卻從領子裏拽出一枚銅製的徽章,摘下來,在守塔人麵前晃了晃。守塔人一看,像是被這銅徽章反射的光晃花了眼似的,立馬換了一副態度,畢恭畢敬地請伊南和維特魯威一道上塔。
甚至這守塔人不止讓他們上塔參觀,而且還一路陪伴他們,為他們講解,講這塔內的空間是如何使用的,成桶成桶的燈油怎樣從塔底送上塔頂,人員吃住在哪裏,白天黑夜又如何倒班……
維特魯威隻覺得大開眼界:他原本隻知道這三層式的燈塔外部形狀有區別,卻從不知道這裏麵的每一層結構都不一樣。這一次登塔,解開了他心中很多謎團,也給了他很多提示。維特魯威聽講解聽到精彩處,忍不住興奮得漲紅了臉,差點兒想要手舞足蹈。
伊南在一旁,見到他這副模樣,忍不住抿嘴微笑。那對靈活的眼眸似乎在說:就知道你會喜歡這裏。
兩人一路直攀上燈塔的塔頂,終於見到了用來反射日光的巨大銅鏡。他們立在圓形塔樓的最高處,眺望茫茫大海,俯瞰眼前的亞曆山大港,和頻繁進港的船隻。
這裏的風很大,維特魯威和伊南的衣袍都在海風中獵獵作響。守塔人已經先下去了,塔樓上隻有他們兩人。維特魯威大聲對身邊的女人說:“謝謝你帶我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