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第129章 公元前47年(2 / 3)

他實在是沒想到,他這才剛剛抵達亞曆山大港,就已經感覺不虛此行了。維特魯威現在是怨氣全消,心裏對伊南隻有感激——

他就是這麼一個心思單純的人,帶他來看燈塔,他就被照亮了。

維特魯威在上風處,海風將他的聲音送得很遠,他身邊的女人這時回過臉來,向他莞爾一笑。這笑容,要比銅鏡反射的日光更加光彩照人。

“不用謝我。我也是過來看看,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逆風,維特魯威沒聽見伊南的話,繼續發問:“您那枚徽章的效力好強——”

伊南知道他想問什麼,卻笑著搖頭,不敢再多說了。

她其實是——亞曆山大燈塔的出資人與設計師的推薦人。

那還是兩百多年前,她遊曆到亞曆山大港。這座以亞曆山大大帝為名的港口,曾經是一座海難頻發的港口,船隻頻繁觸礁,釀成一幕幕悲劇。最終由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那位馬其頓軍閥的兒子)下令建造一座導航燈塔。

伊南恰巧認識托勒密二世,也因為這是一項民事工程,她決定慷慨解囊,讓迦勒底在埃及的產業捐贈了三分之一的建塔經費。

她還向托勒密二世推薦了燈塔的設計師,希臘人索斯查圖斯。

於是亞曆山大港有了這樣一座燈塔,在此屹立超過二百年。

也因為這個,她才擁有那樣一枚可以作為“通行證”的徽章。

這話卻不能對維特魯威說——她怕嚇到對方。

“位列世界七大奇跡的亞曆山大燈塔呀!”伊南望著眼前繁忙無比的亞曆山大港,忍不住感慨,“卻隻有這一座,既不是為了神明而建,也不是為了王權而建,而是為了那麼多水手、旅客、商人……那麼多普通人而建。”

享譽世界的七大奇跡①中,亞曆山大燈塔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我們這些設計師,理應致力於為‘人’設計並建造,更好地滿足普通人的需求。”這回維特魯威聽清了伊南的話,湊在她耳邊回應。

伊南心頭猛地震動了一回。

是的,在這個時代裏“人性”已經開始大放異彩,希臘與羅馬的繪畫與雕塑作品中,即便是神話人物,也完全是以“人”的形態出現的,米羅的維納斯正是最棒的例子。同時,正如維特魯威所說,羅馬時代的建築,無論是公共還是私人的,也都在漸漸由“神”轉向“人”。

這是個開始講求“以人為本”的時代。

伊南心想:看來,她必須趕緊找到任務的關鍵了,如果錯過這個時代,豈不是要等到一千多年以後的文藝複興時代才能重拾這樣的希望了?

想到這裏她不免滿麵愁容,回憶起當初丹尼爾所說的:這確實是一個極為抽象的任務——人類“自由意誌”的誕生。

她曾經簡單粗暴地將它理解為“主觀能動性”,又曾經將它認作是人類“信仰”的程度:人類是信任神明多一些,還是相信自己多一些。

但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比曆史上更加“自我”的時代,人們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這個世界。

伊南瞬間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解開謎題的關鍵,已經在她不經意之間被錯過了?

又或者,所謂“自由意誌”誕生的那個時刻,並不是一件震動世界的壯舉,也不是什麼豪氣衝天的誓言——它也許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個不被人留意的瞬間。

——這叫她該怎麼尋找?

見到伊南愁容滿麵,維特魯威吃了一驚。他扶著頂層塔樓的圓柱,探過身去問伊南:“有什麼我可以幫得上忙的嗎?”

伊南一抬眼,正好對上維特魯威那對清澈的眼眸。

她屏住了呼吸,不能說話。

原本她也沒想到,竟然在尼羅河畔遇上了熟悉的靈魂。看見他那雙眼睛的一刹那,無數回憶湧上心頭,她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我曾是你的導師、你的夥伴、你的戰友、你的愛人、你的妻……”

可這叫她該如何說得出口?——現在的維特魯威,擁有自己的人生經曆,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

維特魯威吃了一驚,因為在這女郎的眼裏,他看見了深刻的哀傷——而且似乎與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