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煙民年齡正呈現出低齡的趨勢,且未成年人的吸煙比率正在逐年上升,女性煙民的數量也有所上升。我國衛生部門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在大學、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煙的比率已經分別高達46%、45%和34%。
不良行為的危害
1.吸煙可以導致人的智商降低
眾所周知,吸煙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引發肺癌和心髒供血不足等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吸煙還會對大腦產生負麵作用,使人的智商降低。科學家排除各種“第三”因素的影響(如社會地位、教育水平、工作性質飲酒等)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和再現信息能力低於不吸煙者。
2.吸煙對消化道會有致命的打擊
煙草點燃後生成氣體,少部分煙可從咽經食管到胃甚至到腸,這些煙直接和胃腸道黏膜接觸。進入呼吸道的大部分煙和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觸後,其中的有害成分都可被吸收入血,並運送到周身各處。煙民的齶、舌及口腔部位的癌症發生率會因吸煙而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頻度常緊跟吸煙引起的肺癌之後,被認為是咽下了煙中的致癌物所致。同時,不少吸煙者的親身經曆都說明:吸煙,尤其是大量吸煙時,食欲往往較差,有時甚至能到食不甘味的程度。
3.吸煙會導致肺癌、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肺中排列於氣道上的細毛,通常會將氫外來物從肺組織上排除。這些絨毛會連續將肺中的微粒掃入痰或粘液中,將其排出來。而煙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還會逐漸破壞一些絨毛,使粘液分泌增加。於是肺部就會發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氣管炎。
4.吸煙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吸煙會引起血脂水平升高和脂蛋白分布的變化。包括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率升高,後者係預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還發現,被動吸煙的青少年上述比率也在不斷增高,有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
5.吸煙可能導致視力衰退
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和焦油能大量消耗人體內包括V12在內的多種維生素,而缺乏V12便很可能引起視力衰退。而且,吸煙會導致眼內血液流量減少,增加損害視網膜的禍首——氧遊離基。
科學家研究指出:吸煙是導致缺血性視神經前部病變,視力下降的一個顯著危險因素。這是由於吸煙有增加纖維蛋白源的傾向,導致血小板凝集力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和血管收縮性增加,使視神經供血減少所致。這種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包括視物質發暗、模糊,單皮膚上或下半視野缺損,甚至全盲。
6.吸煙會導致營養物質的流失
吸煙可以阻止人體對維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對維生素丙有直接的破壞作用。人體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丙,就有得壞血病的可能,還會引起牙齒、腸胃道、泌尿道出血或骨膜下出血,使四肢脹痛。
此外,吸煙還會導致男性失去性能力及生育能力,導致禿頭和頭發變白;易引發女性更年期提前來臨,並易患骨質疏鬆症;會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加劇了腰背痛的發病率,加快皮膚皺紋的出現以及發展等。
擺脫不良行為
擺脫煙癮的困擾,當您停止吸煙的那一刻起,您會發現:
20分鍾後血壓、脈搏降至正常;手和腳的溫度將恢複如常。
8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將降至正常;血氧含量恢複如常。
48小時後嗅覺、味覺將有很大改善。
2-12周後循環係統得到改善,呼吸得到改善,行走變得更輕鬆。
1-9月後咳嗽、氣短和胸堵等症狀將大大改善,精力明顯增加。
1年後患早期冠心病的機會將比吸煙時減少一半5年後發生中風的機會和不吸煙者相當。
10年後生活質量將和不吸煙相當,肺癌的死亡率將是吸煙者的一半,發生口腔癌、鼻煙癌、食道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的危險減少。
15年後發生冠心病的危險程度與不吸煙者相當。
周圍的親友也不會再被動的吸入二手煙,減少了對自己及他人的身體健康的損害。
成功擺脫了煙癮困擾的人們總結了許多戒煙的方法:
1.加強戒煙意識:明確目標,改變工作環境及與吸煙有關的老習慣,堅定不再吸煙的決心。要有這種意識,即戒煙幾天後味覺和嗅覺就會好起來。
2.消除緊張情緒:緊張的工作狀況是您吸煙的主要起因嗎?如果是這樣,那麼拿走您周圍所有的吸煙用具,改變工作環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場所放一些無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礦泉水,多做幾次短時間的休息,到室外運動運動,幾分鍾就行。
3.尋找替代辦法:戒煙後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受到引誘的情況下找到不吸煙的替代辦法。例如,做一些技巧遊戲,使兩隻手不閑著;通過刷牙使口腔裏產生一種不想吸煙的味道;或者通過令人興奮的談話轉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歡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後抽一支煙,那麼您就把每天早晨必喝的咖啡換成茶。
4.調動朋友監督:一些過去曾吸煙的人有過打賭戒煙的經驗,其效果之一是公開戒煙,並爭取得到朋友和同事們的支持。
5.避免進入吸煙區:剛開始戒煙時要避免受到吸煙的引誘。盡量遠離容易使人有抽煙欲望的場所。
6.轉移注意力:尤其是在戒煙初期,多花點錢從事一些會帶來樂趣的活動,以便轉移吸煙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樣在電視機前度過,可以去按摩,聽音樂,上網衝浪,或與朋友通電話,討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7.經受得住重新吸煙的考驗:戒煙後又吸煙不等於戒煙失敗,吸了一口或一支煙後並不是“一切都太晚了”,但一定要仔細分析重新吸煙的原因,避免以後重犯。
8.喝水排毒:每天至少喝8杯開水,以幫助將體內的尼古丁排出。
煙齡較長的人,應到醫院進行檢查,並配合醫生進行戒煙治療。市麵上有許多戒煙產品,當然我們不排除這些戒煙產品的輔助作用,但戒煙主要還是要靠個人的意誌。隻有擺脫煙癮,才能獲得健康。
2、酒癮解密
酒癮也被稱為酒精依賴(症)或酒癖,指長期飲酒的人對酒產生精神上和軀體上的依賴。精神依賴(或精神上的渴求)是指有酒癮的人,隻要一天不飲酒就感到坐臥不寧,焦慮不安,情緒煩躁,無精打采,千方百計找酒或偷酒喝;而軀體依賴這主要是指長期飲酒的人,一旦準備戒酒,身體會產生很多不適,如心慌、頭痛、乏力等,當他恢複飲酒的時候,症狀自然消失。
事實呈現
劉先生,38歲。劉先生飲酒從20歲開始,酒精攝入量每日達7-8兩。33歲時,因酒後尋釁滋事,將他人打傷,導致下崗,無業在家,飲酒更加嚴重。他通常都是早晨起來空腹飲酒,醉後睡覺,醒後再喝。每天至少下肚1-2斤,精神逐漸不正常,常出現幻聽幻視的景象,性格閉塞,不與任何人來往,性功能下降。夫妻因此不斷爭吵,後來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了家。從此,他更是陷入了苦惱和借酒消愁的惡性循環之中。
王老師,今年54歲,飲酒史24年。在校任教期間喜歡飲酒,後因工作上的要求,家人及親屬均監督勸其戒酒。王老師表麵上配合,自己卻暗地裏偷酒、藏酒,而且一旦飲酒就連續4、5天不停。時間久了,他逐漸變得身體瘦弱,不想吃飯,甚至還因飲酒過度入院治療三次。後來,他總是間隔一周左右不飲,然後繼續飲酒,甚至以酒當飯,弄得自己精神恍惚。在學校、當地被人戲稱為“酒仙”。後經專家診斷王老師這種情況屬於間歇性酒精依賴。
鄧師傅,47歲,是一名職業司機。鄧師傅原來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工作很辛苦,為了解乏,他每日晚飯後必飲2-3兩,酒齡大約為15年。他的主要症狀是:饞酒,每日飲酒6、7兩,一日不飲就感到身體無力,無精打采,出汗,手抖,腿無力,晚上失眠,飲酒後話多,易激動,與家人爭吵,幾次開車險出交通事故,有過胃出血病史。經醫院診斷為:酒依賴(中度)。
婁先生,50歲,本人為政府工作人員,平日應酬多,工作緊張,養成了每日回家獨自飲酒的習慣,45歲以後家人發現其飲酒次數增多,每日4-5次(酒量6-8兩),且酒後易失態,醜態百出。在單位上班時間也喝酒,酒後胡言亂語,言語傷人。婁先生脾氣暴躁,易激動,酒後總是又哭又鬧。單位領導及家人都勸他戒酒,但因他本人無力自控,也就作罷。2008年,婁先生被查出患有高血壓、酒精肝,並且醫生還診斷出,他有嚴重的酒依賴,導致精神分裂。
馬先生,年齡35歲。馬某為少數民族,當地飲酒風俗由來已久。後來他到西藏當兵,服役期間養成了飲酒的習慣。由於複員後一直未找到合適工作,就每日借酒消愁,每次都飲酒2-3斤,總是喝到大醉(不醒人事)為止,不願與他人交往。婚後馬先生總是與其妻爭吵不斷,並且經常在酒後打罵妻子,摔東西,整天疑神疑鬼的。後來在當地精神病醫院入院戒酒五次,均以失敗告終。
張某,男,39歲,有15年酒齡,每日飲酒一斤以上。他隻要一有機會就要喝,並且經常喝醉,喝醉了就打罵家人、砸東西。常常懷疑自己老婆跟別人有關係,甚至連親戚、朋友、鄰居、同事都懷疑,鬧得大家很不愉快。有時候還會出現幻覺,總認為有人要害他,同時述說一些本來並不存在的場景和事情。因為長期過量飲酒,變得性格內向,消沉。身體消瘦,失眠多夢,反應遲鈍,性功能減退。他們家裏總是充滿了“火藥味”。
行為概述
酒精依賴症(慢性酒精中毒),是由長期過量飲酒引起的中樞神經係統嚴重中毒。主要表現為對酒的渴求和經常需要飲酒的強迫性體驗,在停止飲酒後常感心中難受、坐立不安,或出現肢體震顫、惡心、嘔吐、出汗等戒斷症狀,恢複飲酒則這類症狀就會迅速消失。由於長期飲酒,多數合並軀體會受到嚴重損害,以心、肝、神經係統為明顯。最常見的是肝硬化,以及周圍神經病變和癲癇性發作,有的則形成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及酒精中毒性腦病。
不良行為的症狀
一般來說,達到酒依賴程度大多經過幾年至幾十年的時間。很多人明知喝多了對身體有害,卻無力自控。就算偶爾減量或不飲也會覺得心中難受,坐立不安,出現肢體震顫、惡心、嘔吐、出汗等症狀,隻有通過飲酒才能緩解自身的不適。
喝酒後的人,由於酒精的作用,會出現很多不自控的行為症狀,如酒後興奮、酒後嗜睡等。酒後興奮型主要表現為話多、煩躁、易激動、摔東西、罵人、打人、幻視、幻聽等症狀。而酒後嗜睡型則容易入睡。還有些人會出現心腦血管受到損傷的狀況:手抖、心慌、肝硬化、酒精肝、肝腹水、小腦萎縮、股骨頭壞死等。
酒癮會使人變得自私、孤僻、情緒不穩定、無責任心、情感遲鈍、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與周圍的人不易相處,並常把工作、生活中的困難歸咎於別人;對酒極為渴求,千方百計也要弄到手,終日手不離瓶,飲酒不分早晚,以酒代飯,以致胃炎、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失眠、性功能紊亂。並最終導致內髒器官的功能代謝障礙,甚至衰竭,常有肝、腎硬變,心髒擴大,酒精中毒性心肌炎等。有酒癮的人對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常出現軀體合並症,神經係統可有震顫、神經炎、肌萎縮等改變。
自測是否患有酒精依賴症:
一、輕度依賴
1.每日飲酒量白酒
2.飲酒史在5年以內,加重史在1年之內。
3.每日飲酒的次數日益增多,酒量增大。
4.酒後情緒激動、易怒,行為失控,打架、尋釁滋事、摔東西等。
5.對酒精的耐受力增強。
6.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
7.因為飲酒耽誤正常的工作。
二、中度依賴
1.每日飲酒量250ml
2.飲酒史在5年至10年之間加重史在1年至2年之間。
3.酒量減小,但是每天必喝。
4.每日必飲成為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5.有偷酒藏酒行為。
6.一旦不飲酒,即感到身體不適、心慌、心悸、出汗、坐臥不寧等症狀,飲酒後症狀緩解。
7.身體偏瘦,有腸胃不適等反應。
三、重度依賴
1.每日飲酒量白酒>500ml。
2.飲酒史在10年之上,加重在2年以上。
3.每日早晨起來空腹飲酒。
4.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酒後不飲食,身體虛弱。
5.有手抖出虛汗,失眠,走路呈斜線或s型。
6.已住院治療多次或者強製戒酒均無效。
7.因飲酒已出現胃出血、小腦萎縮、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骨股頭壞死等並發症。
8.出現人格改變多疑,脾氣改變,對家庭無責任感,對家人(妻子和孩子)漠不關心。
9.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不願與他人交往。
10.記憶力減退,耳鳴,高血壓。
11.出現幻視,幻聽,幻覺等精神障礙。
12.平時不飲酒,但一飲就連續幾天大劑量的吞入,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飲。
13.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已經出現抑鬱症,焦慮症,狂躁症等精神障礙。
14.戒酒綜合症明顯:一旦不飲酒,就出現嘔吐、抽搐、震顫(手、麵部、舌)、譫妄、癲癇等症狀,飲酒後有緩解。
不良行為的解析
酒精為親神經物質,長期飲用易產生慢性中毒,造成神經係統難以逆轉的損害,大腦皮層接通功能減弱,靈活性降低,是慢性酒中毒主要發病機理。其病理改變是神經細胞的炎性改變及變性改變,嚴重者出現腦萎縮,除中樞神經外,周圍神經受到牽連,並會導致其它髒器的病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