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的一切都無法挽回,人世間的一切也無可挽惜,唯留下聖潔與美麗,升華為永恒的記憶。
——作者題記
桃兒和杏兒的故事,出在侯家大院,而老天津衛的侯家大院,又座落在有名的府佑大街上;所以,未說桃兒和杏兒的故事之前,第一先要說說侯家大院的情形,第二還要說說府佑大街的來曆。
侯家大院,顧名思義,自然就是我們侯姓人家住的大院子了,在我們的上輩,幾輩子人也不知道分家,從一位開山老祖自立門戶開始,他下邊所有的兒子全住在一個大院子裏,一個兒子娶了媳婦兒,自己就有了一道院,他再生下兒子來,他的兒子再娶媳婦兒,就在他的那道院裏再分出一個跨院來。如此,一道院連著一道院,到了最後,侯家大院就成了一個大迷宮,房連房,院套院,而且各房各院還有各房各院的名號,什麼南院如何如何,北院又如何如何,二爺院裏如何,五爺院裏又如何如何,簡直就成了黑話。
侯家大院再大,對外,一律稱之為是侯家大院,裏麵的各房各院,隻是一個支係,有自主權,沒有外交權,長門長子,就是這個大院的全權代表。我爺爺在他們那一輩上排行第三,可是他上麵的兩個哥哥都沒立住,所以我爺爺就是侯家大院的最高領導,也是侯家大院裏的權威,我爺爺說的話,就是法律。
為什麼我爺爺就這麼橫?經濟是基礎。我們侯家大院的財權,掌握在我爺爺的手裏,我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隻活到62歲時就去世了,他當年在日本三井洋行做中國掌櫃,留下了不知道多少財產,攏統地全在一個大帳房裏管著。各房各院無論花多少錢都可以,就是不許把錢支出去自立門戶。到後來,我爺爺到美國的美孚油行上任做大寫,也就是當總帳,類如後來的總會計師,管理著美孚油行天津分行的經濟大權,我們老侯家的家底兒,就更厚了。那個時候沒有人想到日後會有一天沒有錢花,誰也沒有想過把大帳房帳下的錢支一點到自己的名下來。自己管錢多麻煩呀,幾時用錢對帳房一說,立即就把事情辦了,這不比自己掌握錢財要方便多了嗎?
當然,天津衛不隻是我們一戶人家姓侯,我們這個侯家大院和別的侯家大院有什麼區別呢?有的,我們這個侯家大院是天津衛最大的侯家大院,別的侯家大院和我們比起來,隻能說是侯家小院。而且我們這個侯家大院還有另外的標誌,我們這處侯家大院,人們還稱之為是善人坊六塊匾侯家。怎麼就是善人坊六塊匾侯家了呢?因為我們侯家大院正門外有一道善人牌坊,那是我曾祖父在世時,天津衛七十二沽藜民為表彰我們家行善舉而為我們家恭立的,過了善人牌坊,就能看見我們家的大門了,紅漆銅釘的大門門楹上,掛著六塊匾。
這六塊匾,有來曆,第一塊匾,據說是我們老祖宗從江南北遷時帶過來的,那是一塊功名匾,類如後來的《功臣之家》,第二塊匾,叫千頃匾,其實我們家的家業沒有那麼大,而且我們在鄉下也沒有田產,沒有田產怎麼也掛了千頃匾了呢?象征。這也就是說,我們家的錢財,可以買上良田千頃。那個時候,良田一畝是大洋2元,良田一頃,是大洋2千元,相當於後來我寫的一部中篇小說。而千頃良田,也就是相當於2百萬元,小意思了,現如今好歹一個款爺,手裏也有個幾百萬的,那時候把千頃匾看得如此高不可攀,小家子氣了。
第三塊匾:《詩書傳家》,不值錢了,凡是夠份兒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這麼一塊匾,這塊匾的用處,就在於在讀書人家和老百姓人家之間畫出一道鴻溝。表示這戶人家屬於知識分子之列。第四塊匾:《正名》,是一種儒門子弟的標誌。第五塊匾:《一人有慶》,取義於“一人有慶,萬民賴之”的典故,是說我們家行善舉,為老百姓做過好事。張六塊匾,《佑我藜民》,拍馬屁的一塊匾,因為我們家吃洋飯,怕我們家仰仗洋人勢力橫行鄉裏,所以先給我們家戴上一頂高帽,保佑著點鄰裏鄉親,別做那種沒德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