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蛋糕做得越大,雙方的效益也就越高。比如寶山鋼鐵公司與上海鋼鐵集團強強聯合也好,還是其他什麼公司的聯合重組,最重要的在於將蛋糕做大。在寶鋼與上鋼的強強聯合中,寶鋼有著資金、效益、管理水平、規模等各方麵的優勢,上鋼也有著生產技術與經驗的優勢。兩個公司實施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發掘更多更大的潛力,形成一個更大更有力的拳頭,將蛋糕做得比原先兩個蛋糕之和還要大。
博弈大智慧
兩個公司實施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發掘更多更大的潛力,形成一個更大更有力的拳頭,將蛋糕做得比原先兩個蛋糕之和還要大。
(第二節 用承諾贏取合作
榮獲第7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無人地帶》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波黑戰爭,一群波斯尼亞士兵在大霧中迷路了,走到了塞爾維亞人的陣地前麵。在大霧散去以後,塞爾維亞士兵發現了這群波斯尼亞人,一場攻擊在所難免。
激烈的攻擊結束之後,西基似乎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設法隱藏在了“無人地帶”的一個廢棄的戰壕裏,還俘虜了前來打掃戰場的塞爾維亞人尼諾。後來他們又發現另一個活著的波斯尼亞士兵塞拉,但是十分糟糕的是,他受傷了,而且身體下麵還有一顆地雷,如果他動一下的話,三個人都會死。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就這樣,三個本來有著不同人生軌跡的人被聯係在了一起,於是他們開始嚐試“合作”:分別向各自的陣地喊話(他們正好夾在敵對雙方的中間,也就是“無人地帶”),要求雙方不要開槍;他們也試圖“解決”敵對關係,比如談論雙方共同的朋友。但是由於相互之間的猜忌和對立,他們又時常爭吵。
雙方的部隊也因為這三個士兵而放棄了對抗,一起向聯合國部隊請求援助。事情發展到這兒,問題本可以就此解決了,可是複雜的曆史原因(雙方的敵意)和現實的困難(塞拉身體下麵要命的地雷)製造了很多問題。由於媒體的曝光,全世界都在關注這起事件,聯合國不得不派出高級官員前往解決,但還是無能為力……最後的結果是,尼諾和西基在“循環報複”中送了命,聯合國部隊製造了“和平解決”的假象來應付輿論。至於塞拉,則還是躺在那顆該死的地雷上,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走向何方。
在這個故事中,為了避免零和或負和博弈,尼諾和西基都是願意合作的,雙方軍隊也是因為自己人處在危險中而無意對抗,甚至聯合國都出麵解決……但為什麼在每個人都希望合作的情況下卻造成了如此悲慘的結局呢?稍作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缺乏承諾是造成悲劇的根源。因為缺乏承諾,所以雙方無法互相信任,無法信任自然達不成合作。
相形之下,陳勝吳廣的策略就要高明很多。
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受雇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地歎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說:“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窮哥兒們。”同伴們笑著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裏談得上富貴啊?”
陳勝長歎一聲,說:“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淩雲壯誌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召窮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這時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法律,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說:“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恢複楚國而死。”商量妥當後,他們就利用士兵的迷信,首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然後借機殺了兩個軍官,最後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最終,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陳勝與吳廣的起義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陳勝自立為王前的一句話:“苟富貴,毋相忘。”
“苟富貴,毋相忘”,這是陳勝對貧窮好友們留下的許諾。陳勝說這句話的意思雖然有些隱諱,但含義還是很明顯的。旁人一聽就知道他在說:“將來我富貴了,絕不會忘記你們。”就是因為這句承諾,那些窮人朋友才會為他出生入死打天下。
由此可見,承諾也是一種競爭力,在博弈中借助於承諾將更有助於我們贏取合作。
所謂承諾,是指在別人與自己合作後獲得的回報,它給別人帶來的是一種預期的收益。在博弈中,能為我們帶來合作的承諾必須符合兩個要求:適度和切實。
從通常意義來說,適度地承諾,具有很豐富的和很具個性的內涵,它因人而異,因情勢而異,故難以對它作整齊劃一的界定;但是,從大多數人的現實境遇中不難看出,承諾如若經常性地失效,往往會使人陷入困窘、煩憂,乃至十分尷尬的境地。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在決定承諾之前要防止感情衝動,以保持冷靜的頭腦,注意承諾的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