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路徑依賴:亦正亦邪的博弈策略(3 / 3)

(第三節 共同知識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在路徑依賴的作用下,人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可以稱為慣例的共同知識。這些共同知識能提供給博弈的參與者一些確定的信息,因而它也就能起到節省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交易費用的作用。沒有共同知識,會給整個社會無端增加許多交易成本。

著名相聲大師劉寶瑞先生有一個《知縣見巡撫》的著名段子,說的就是一個因為缺少共同知識而產生的笑話。

光緒年間,浙江杭州有個茶葉鋪,字號叫“大發”。掌櫃錢如命深通生財之道,十幾年的工夫就開了好幾個分號,還在安徽買了座茶山,坐莊收茶,大發財源。可就是一樣,錢掌櫃鬥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是一個大文盲。錢如命的錢越賺越多,覺得當官比做買賣好,又賺錢,又威風,於是萌生了做官的念頭。

當時做官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科舉及第,憑學問本事考中;另一種是捐班,花錢可以買官。錢如命鬥大的字認不了一籮筐,於是就花8000兩銀子買了個實缺知縣,走馬上任。

錢如命做了一年多知縣,8000兩銀子的本兒早已不知翻了幾番,官癮也就越來越大,想弄個知府做做。於是他帶著大批銀兩到省城,托人給巡撫送了一份厚禮,另加一張一萬兩銀子的銀票。巡撫一看禮物不輕,當時就派人傳喚。錢如命換了身新官衣來到衙門,見了巡撫,行完禮,落了座,巡撫差人獻茶。

在當時,官場上為客人獻茶隻是一種形式,客人並不真正喝茶,尤其是當下屬拜見上司時,即使麵前有一杯茶,也絕對不能喝。當正事說完後,主人會舉起茶杯說“請喝茶”,那就是告訴你應該走啦,這時客人會識趣地趕快告辭。因此端茶是一種送客的暗示,這實際上也是官場上的一種共同知識,無需交代。像巡撫這樣的官,隻要一端起茶碗,底下的差人馬上就喊“送客”,你有多重要的事情沒談也得告辭。這個官場規矩叫“端茶送客”。

可是錢如命是茶葉鋪掌櫃出身,不懂這一套,心想:他是巡撫,我是知縣,應當主動客氣。坐了一會兒,他雙手捧起茶碗對巡撫說:“大帥,您喝茶!”巡撫聽了心裏一愣:怎麼,你跑到我這兒“端茶送客”來啦?你打算把我轟哪兒去呀!錢如命看巡撫沒言語,又奉承了一句:“大帥,您這茶葉真不錯,我一嚐就知道是地道的西湖龍井!”巡撫心裏不高興,臉上可沒露出來。倒不是這位巡撫大人寬宏大量,實在是看在那銀票的分上,要不然早就翻臉了!

事實上在生活交際中,共同知識起著一種不可或缺的作用,隻不過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在社會上無處不在的共同知識,當然並不僅限於端茶代表送客這樣表層的東西,像某些習俗、同業行規、銀行信用的使用等這些都是共同知識。

除了這些顯性的慣例外,還有一些隱性的但是心照不宣的慣例,同樣在支配著各個領域的社會生活,著名作家吳思將其稱為“潛規則”。

不論是顯性的慣例,還是潛在的規則,這些共同知識均可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均應盡量掌握。

博弈大智慧

在路徑依賴的作用下,人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可以稱為慣例的共同知識。這些共同知識能提供給博弈的參與者一些確定的信息,因而它也就能起到節省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交易費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