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蒲鬆齡之所以能寫出那麼多的愛情小說,確實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一和他的夢中情人有關。
“我見更憐”:蒲鬆齡的夢中情人蒲鬆齡有夢中情人?這是怎麼回事?有的讀者可能要問,你是在寫小說嗎?不,我是在認真研讀蒲鬆齡的詩及《聊齋誌異》,聯係蒲鬆齡生前人事關係的前後變化,進行綜合考察、深入思考之後,才這樣斷定的。
蒲鬆齡是位正人君子,我一點兒都不懷疑。
蒲鬆齡是個窮塾師,既無石崇之富,也無潘安之貌,他寫向己“爾貌則寢,爾軀則修傻大個兒,而且“木訥”,不善於高談闊論。可以看出,蒲鬆、齡吸聊齋主人人生引女人的優勢並不突出。
但他的內心世界卻非常豐富對情感的追求異於常人,因此他有個夢中情人,是很正常的。那麼,蒲鬆齡的夢中情人是誰呢?可以說,蒲鬆齡朋友孫蕙的侍妾顧青霞就是他的夢中情人。有的朋友看到這裏可能啞然失笑了:怎麼可能?古人雲“朋友妻不可戲”,堂堂蒲鬆齡,怎麼可能對好友的侍妾有非分之想?請注意,我說的是“夢中情人”。這情人存在於意識中,存在於想象中,並不存在於現實中,更不可能存在於**之間。借用《紅樓夢》裏的話來說,是“意淫”。
蒲鬆齡對顧青霞有著說不清道不明卻非常強烈的憐愛之情、愛戀之意。最主要的原因是,顧青霞是蒲鬆齡年輕時與之有過密切接觸的文學佳麗。孫蕙,字樹百,又字安宜,是蒲鬆齡的同鄉。康熙十年蒲鬆齡應邀到孫蕙任縣官的寶應縣做幕賓。孫蕙的侍妾顧青霞能歌善舞,喜歡吟詩寫詩。孫蕙與朋友相聚時,常攜顧青霞參加。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顧青霞開始出現在蒲鬆齡的詩作當中。那一年,蒲鬆齡寫顧青霞的詩至少有四首,我們從這四首詩中可以看出蒲鬆齡對這位江南佳麗有多喜愛。《為青霞選唐詩絕句》:“為選香奩詩百首,篇篇音調廨蘭馨。鶯吭囀出真雙絕,莒付可兒吟與聽”。
蒲鬆齡給顧青霞選了一百首唐詩中的香奩絕句,讓顧青霞黃鶯啼囀似的吟誦。
蒲鬆齡稱顧青霞“可兒”,“可兒"就是讓人稱心滿意的人兒。是不是蒲鬆齡代孫蕙稱“可兒”?不是。因為蒲鬆齡沒在詩題中說明詩是代孫蕙寫的。那麼是不是因為詩歌題目不能太長而不能標明呢?也不是,蒲鬆齡有的詩歌題口長達二十餘字。如果是代刹、蕙寫的,他肯定會在詩歌題目中標出。
蒲鬆齡的詩歌題目僅提到顧青霞,且親切地稱之為“青霞"。所以,給顧青霞選唐詩,也許是根據顧青霞的要求而做的,也可能是蒲鬆齡毛遂自薦。這首詩是蒲鬆齡描寫自己的感受,並不想讓孫蕙知道。《聽青霞吟詩》“曼聲發嬌吟,入耳沁心脾。如披三月柳,鬥酒聽馬瑞芳揭秘《聊齋誌異》黃鷂。
“這是對顧靑霞吟詩的詩意化描繪。
蒲鬆齡覺得聽青霞吟詩就像聽黃鷳啼鳴。可以想象,顧青霞年紀頗小,聲音好聽,形態頗隹,如小鳥依人。緊跟《聽青霞吟詩》之後的是《又長句》:“旗亭畫壁較低昂,雅什猶沾粉黛香。寧料千秋有知己,愛歌樹色隱昭陽。"這首詩仍是描寫顧青霞吟詩,而且有句說明“青霞最愛斜抱雲之句”。這說明蒲鬆齡聽顧青霞吟詩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多次,他知道顧青霞最喜歡吟誦哪一首詩。同一年有三首詩在題目上注明寫同一女性,這在蒲鬆齡的一生之中很少見。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蒲鬆齡還有首沒標明是寫顧青霞的長詩。《夢幻十八韻》裏寫蒲鬆齡夢遇神女,跟雕的神女相戀:“帳懸雙翡翠,枕貼兩鴛鴦。刀尺溫柔府,琴書翰墨場”。
這首詩被王漁洋加上了“纏綿豔麗”的評語。
蒲鬆齡這位夢中神女什麼樣兒?“倦後憨尤媚,酣來嬌亦狂。眉山低曲秀,眼語送流光。弱態妒楊柳,慵髮睡海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