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完了,聶小倩出現,表示願隨寧采臣回家,同時又提出來即便做小妾、丫鬟她也無怨無悔。寧采臣目的母親卻很客氣地對聶小倩說:“小娘子願怠照顧我兒子,老身很高興。隻是我隻有一個兒子,靠他傳宗接代,不敢讓他娶鬼傲妻子”。

但聶小倩表示可以把寧采臣當做兄長對待,願意侍奉嫂子與母親。本來寧采臣的妻子長期臥病在床,老母親要親自承擔家務,辛苦得不得了;自從得到小倩,老太太生活很安逸,對小倩也像對親生女兒一樣,漸漸忘記了小倩是鬼。小倩剛到寧釆臣家時不吃人間飲食,半年後可以漸漸喝點兒稀粥了。沒多久,寧采臣的妻子病故,老太太想讓兒子續娶小倩,又怕娶鬼妻對兒子不利。聰明的小倩覺察到寧母的心思,就對老太太說,子女都是上天所賜,寧公子已被上天載入多福厚祿薄冊,命中注定有三個光宗耀袓的好兒子,不會因為娶了鬼妻就受到影響。寧母相信了小倩的話,跟兒子商鎮,寧生很高興。寧家大擺筵席,親戚朋友中有人要求見新媳婦,小倩爽快地盛妝出來見客,滿堂賓客都不懷疑小倩是鬼,反而懷疑她是天仙。聶小倩從祟人之鬼變活人之妻的過程寫得很有哲理,對今天也特別有啟發意義。聶小倩在小說裏剛出現時,“有一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豔絕”,鬼老太太恭維她說:“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

“美麗是聶小倩祟人的本錢。對經受不住美色誘惑而跟她鬼混的人,聶小倩會悄悄用錐子紮他們的腳,讓他們昏迷,然後攝取他們的血給惡鬼飲用。如果有人不受美色吸引,聶小倩還有第二手,就是用錢做誘餌,送一錠大大的黃金。這一大錠黃金並不是黃金,而是羅刹鬼的骨頭,誰接受它,就會被截取了心肝。聶小倩的這兩手,現在看來,還真有點現實性,也帶點兒普遍性。某些被推上審判台的貪官,某些曾經為人民做出有益貢獻最後卻成了反貪對象的人,無例外都過不了這兩關:一是金錢關,二是美人關。聊齋神鬼夢幻、而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寧采臣,用自己的“鐵石心腸”給如何拒腐蝕提前幾百年做出了榜樣。轟小倩在妖物的脅迫下,“以投時好”祟人,是惡的、醜的、可憎的,真是“曆盡賤務,腆顏向人”。之後她受寧采臣感化棄暗投明,跟寧采臣回家,近朱者赤,像塊璞玉經過琢磨顯露光彩。她勤勞善良、任勞任怨、察顏觀色、善於辭令。對寧母,她像對親生母親一樣孝敬、依芩;對寧釆臣,她既像對長兄一樣恭敬,又像小鳥依人般親切。

蒲鬆齡用兩個細節寫聶小倩“人性”的激活和“鬼性”的消失。第一個細節是,聶小倩從剛來時不食人間煙火到能喝點稀粥,再到跟常人吃飯無異;第二個細節是,聶小倩從懼怕燕生的劍袋到主動把劍袋掛到臥室,跟懼怕劍袋的惡鬼徹底劃清了界限。女鬼聶小倩的人性日漸表露,鬼性日漸湮沒,終於脫胎換骨。小說開頭寫聶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衷象美;結尾時聶小倩仍然美,盡管仍然是鬼,人們卻猜測她是仙。從鬼到仙,從惡到善,一念之差。隻要一心向善,邪鬼也可以改造成活人妻,這就是《聶小倩》這個鬼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嘉平公子:“可憐腹內草莽”的好皮囊《聊齋》的鬼故事有時還可以寫得輕鬆有趣,令人忍俊不禁。《嘉平公子》是個有喜劇色彩的鬼故事。安徽嘉平縣有位公子,人物秀美,胃翩翩。

他到省城參加秀才考試,偶然經過一家妓院門口,跟一個叫“溫姬”的美人一見鍾情。晚間溫姬跑到他住的地方表示:“仰慕公子風流倜儻,願意一輩子跟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