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化為貓頭鷹衝簾飛出。

蒲鬆齡借這個少年化鴞鳥的怪異故事,痛罵貪官,要剝他們的皮。這些該剝皮的貪官汙吏,在《聊齋》裏表演得最充分、最新奇《石清虛》中的邢雲飛有塊奇石,先為勢豪奪去,失而複得後,又被尚書覬覦,將邢雲飛抓進監獄。邢妻獻出奇石,邢雲飛才得以出獄。《紅玉》中退職的禦史光天化口之下搶走馮相如的妻子,害得馮家破人亡。尚書和禦史算得上社會“頂梁柱”,卻如此禍害人民。聊齋剌貪刺農《潞令》裏的宋國英貪暴不仁,催稅打死良民,還得意洋洋,說到任一誅殺五十八人。結果,被陰閏討命而死。《放蝶》裏的縣令以嚴肅的政事為兒戲,聽訟時按犯罪輕重,罰納蝶自贖,公堂上如風飄碎錦,他哈哈大笑。結果,受到蝴蝶仙子的懲罰,幾乎丟廣官。《韓方》寫在發生天災的情況下,貪官非但不救荒拯溺、解民倒懸,反而對受災百姓落井石,千方百計搜刮民脂民眘,逼迫老百姓交額外的稅收,命名為“樂輸”,也就是心甘情願自己樂意多交的,而這所謂的“樂輸”,竟然荒唐到是用板子打著老百姓逼交的。《郭安》寫一個昏聵縣官如何斷案。某人被殺,遺耀告到縣衙。縣官升堂,把殺人犯抓來,拍桌子大罵:“人家好好的夫妻,你讓人守寡,現在就把你配給這寡婦,讓你老婆守寡!“讓殺人犯娶走被殺者的妻子,昏官之昏,千古絕版。《司訓》寫一個教官非常聾,平時“執教"之餘有個副業:賣淫器。學使到各地視察,教宮們都送“關說”,也就是送錢拉關係。學使來到後,其他學官都從靴子裏摸出錢來交上了,隻有這聾教官沒動靜。學使問:“貴學何獨無所呈現?”聾教官看到學使笑問,就以為他也是要淫器的,便回答:“有八錢者最佳,下官不敢呈進。

“結果,教官被免官,公然索賄的學使則繼續執政。

蒲鬆齡還寫道,貪官汙吏敗壞了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社會變成下者諂、上者驕的社會。

“下者諂”表現在兩個典型事例上:下級給剛到任的上級送錦屏,極盡阿諛適迎之能事;或是給受到彈劾或離任的官“乞保留”,給他們塗脂抹粉,歪曲事實。這樣做的結果是,不管好官壞官都有所謂的“好名聲”,香臭不分,抹殺了官吏清廉和貪酷的界限。所以,蒲鬆齡想象出一個解決的辦陰曹攝政,讓陽世貪官受陰司懲罰。否則,在黑白顛倒的情況下,幹的壞事越多,升官越快。公孫九娘:妙筆抒寫民族矛盾清初突出的社會矛盾是民族矛盾,滿清貴族入關後,下剃發令,圈占民田,血洗揚州、江陰,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終沒有停止。山東,即蒲鬆齡的故鄉曾經發牛過於七起義,結果被殘酷鎮壓,殺人如麻,殃及婦孺。在當時所謂的“康熙盛世”,從皇帝到滿族大臣,都極力回避這些事,他們對漢族士子的懷舊情緒很不能容忍,製造文字獄,連寫“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這樣詩句的人都要殺頭。在文字獄的威懾下,知識分子噤若寒蟬。和蒲鬆齡同時代有兩位大戲劇家一“南洪北孔”,即南方的洪異和北方的孔尚任,分別是《長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兩部劇轟動一時,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以兒女之情寫興亡之感。最後,這兩部劇的作者也都栽到這“興亡之感”上。㈱從來沒有做過宮,他是國子監生,俗稱太學生,曾向蒲鬆齡的老師施閏章學寫詩,跟幾個著名的文人如朱彝尊、趙執信、査慎行也都楚朋友。洪昇所作傳奇劇本《長生殿》問世後,一時譽滿京華,到處搬演。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年)因在佟皇後國喪期間觀演《長生殿》犯下“大不敬”罪,洪昇被捕,國子監生被革,從此永遠不能做官;很多聽戲的官員,比如趙執信、奄慎行都被罷了官。當時有兩句很有名的話“可憐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長生殿之禍”是康熙朝最大的文字獄。究其事發的深層原因,還是作者在劇作中寄寓了民族興亡之感,如《彈詞》一出中有斥責降官“武將文官總舊僚,恨他反麵事新朝”等這樣的影射口誅,這是清統治者難以容忍的。孔尚任是孔夫子的六十四佾嫡孫,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被薦舉至禦前講《大學》,並做皇帝的向導,遊覽孔廟、孔林。孔尚任博學多才,康熙問什麼他都對答如流,康熙很欣賞他,就賞賜了他。賞廠多少?五兩銀子。後來有的作家可能覺得皇帝怎麼能這麼小氣,才賞五兩銀子,就寫說康熙皇帝賞了孔尚任五百兩銀子。其聊齋刺襄虐實不對,皇帝賞銀不在多少,哪怕賞一錢,也是殊榮。康熙還下令,破格塊用孔尚任做國子監博士。不久,孔尚任隨工部侍郎刹在豐到淮揚一帶考察,治理淮河。好兒年時間,因吏治**,治河無寸功言,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倒引起了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