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寫出這樣的文章,沒臉見天下人,慚愧之至,自貶說這根本就是“金盆玉碗貯狗矢”,決心遁跡山林,與世長絕。《賈奉雉》至此已難能可貴地創造了《聊齋誌異》中少有的強調精神追求的人物形象。
但是,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聊齋主人的筆並沒有到此為止,而是繼續寫仙遊歸來的賈奉雉:西年後,賈奉雉從仙鄉回到人間,發現聊齋剌貪刺虐毫因為他豎持“貴乎不朽”的信仰而不去追求功名,他的子孫都貧窮落魄。賈奉雉不得不再次撿起狗矢文字,並靠這樣的文章做了高官。賈奉雉對“狗矢”文字的決絕和“回歸”,描繪了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不得不違背良知的悲哀。
蒲鬆齡長期鄉居,深受黑暗社會重壓,了解黎民苦難,熟悉科舉製的種種弊端。
他虛擬出鬼魂世界和夢幻世界,用寫鬼寫妖的形式寫封建吏治,寫民族血淚曆史,寫科舉製度,因此,他的“刺貪剌虐”之筆才能達到“入骨三分”的程度。寫鬼寫妖的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齋誌異》閃現出奪目的思想光輝,達到極高的藝術境界。商三官:勇絕荊軻的複仇女神小翠:嬸鬧之間除政敵仙人島:妙語如珠奇巾幗醜狐:負心漢的下場武技:對牛皮大王的善意調佩河間生:讀書人的洋相聊齋剌貪剌虐之謎嬉笑怒罵搏惡世商三官:勇絕荊軻的複仇女神社會黑暗,七尺男兒受盡窩囊氣可以憑一己之力複仇,如果是柔弱女子被人欺負,那怎麼辦?麵對黑惡勢力,《聊齋》女性的聰明才智大放光芒,她們在跟惡勢力做鬥爭時,機智勇敢,談笑之間卻敵兵,她們的處世才能往往讓庸碌的男人望塵莫及。在惡勢力猖狂時,即使是堂堂五尺男兒,有時也會一籌莫展。而柔弱的《聊齋》女性,卻能在家庭和個人遭遇危難的關鍵時刻,以冷靜的思考、果敢的行動給惡勢力致命一擊,像複仇女神一樣讓正義得到伸張。《商三官》講的是一個孝女為父報仇的故事,這是古代小說的傳統題材。商三宮已經訂婚、將要完婚時,父親被惡霸殺害,哥哥向官府告狀,卻一年多審不出結果。女婿家要求迎娶商三官,母親答應了,商三官卻對女婿家的人說,我父親屍骨未寒,你們就要求舉行婚禮,難逍你們沒有父母嗎?這話柔中帶剛,有理、有力、有節,禮貌而豎決地拒絕了女婿家的要求。接著,哥哥告狀失敗,打算把父親的屍骨留到家裏做告狀根據。商三官對哥哥說,殺了人都不管,官場到底黑暗到什麼程度,這就知道了,難道你們以為老天爺會專門為你們兄弟生出個鐵麵無私的包公老爺嗎?《聊齋》點評家但明倫點評這一段說:“其才其識,足愧須眉。"商三官說這番話時已經胸響成竹,放棄對官府的幻想,讓父親入土為安,辨要親手給父親報仇。然後,商二宮女扮男裝進入優人戲班,也就是演藝者的小班子,去給殺害父親的惡霸慶壽。席上她殷勤地勸酒,笑容可掬地侍奉惡霸,惡霸喜歡上了她,把她認做孌童,留下同床共寢。商三宮沉著冷靜地給惡霸掃床、脫鞋,服侍得無微不至,惡霸跟她說下流話,她隻是微微一笑。惡葙更加癡迷,亳無防備地把仆人們都打發走,隻留下女扮男裝的商三官,結果被商三官身首兩斷,死了還不知道死在誰手裏。
蒲鬆齡把商三官叫做“女豫讓”,豫讓是春秋時的著名剌客,他有馬瑞芳揭秘《聊齋誌異》句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蒲鬆齡豪地說:“三官之為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浮沉者耶!”當年大名鼎鼎的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豪邁之歌刺殺秦王,卻沒有完成任務,他都應該在商三官麵前感到羞愧,何況碌碌無為的男人呢?在《庚娘》這個故事中,庚娘是太守的女兒,嫁給世家子弟金大用為妻,遇到戰亂,金大用帶著父母和妻子逃亡,路上遇到一個也帶著妻子逃難的,自稱王十八,願意給金大用領路,金大用就跟王十八—起同行。到了船上,庚娘告誡金大用,不要跟此人一起走,他總是盯著我看,眼珠亂轉,臉上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我看他不懷好意。金大用信口答應,覺得不會有什麼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