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5(2 / 2)

而《羅刹海市》寫龍宮顯然是受到《柳毅傳》的啟迪,隻是更神奇,且與人物秉性和作者理想更相契合。美男子馬驥,在羅刹國被者成是妖怪,在龍宮卻成了駙馬。這很像現實生活中同樣一個人,在完全不同的單位工作,分別遇到嫉賢妒能的上司和任人惟賢的領導,結果就有了完全不同的際遇,完全不同的人生。《羅刹海市》這個神異故事,其實不過是把現實人生放到哈哈镋裏而已。

蒲鬆齡喜歡在小說裏盡情地寫美女,在《羅刹海市》一文中卻別出心裁地寫美男子,大有深意。如果馬驥不是美男子,就不能揭露媸妍顛倒的羅刹網;如果他不是美男子,就做不了龍宮的駙馬。而馬驥的美,是形貌與心靈合一,是真、善、美合一。馬驥多才多藝,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和滿腹的珠鞏文章他歌唱《弋陽曲》,“滿座無不傾倒”;他向羅刹國王彙報中國治安之道,國王大為嘉歎;他在龍宵寫的賦,龍君為之“擊節”。馬驥的美,是秉賦中華民族逍德文章之美。馬驥不僅麵貌美,心靈也關。

他善良而重感情,他在羅刹國辭官歸山村時,村民竟“膝行以迎”,可見他有多麼得民麼、以龍宮之豪富、龍女之芙而多情,竟然未能使馬驥樂不思蜀,他思念父母,毅然返故土孝養父母,這又是何等美好的情懷!蒲鬆齡寫美男子的故事到底為什麼?是為了達到針砭社會的口的。

他似乎很擔心讀者看不懂他為何要創造“羅刹國”,幹脆在本篇的“異史氏曰”裏說,現在的社會美開顛倒,越壞的東西越受歡迎,正的人都不敢以本來麵目出現,人人裝假麵,世態如鬼域般陰冷。你如果以堂堂正正男子漢大丈夫的真實麵貌出現,就會把人嚇跑,你即使有連城美玉,也找不到賞識的人。顯榮富貴,隻能到蜃樓海市中尋求。顯然,美男子馬驥的奇國奇遇,以及蒲鬆齡由他的奇遇所引發的"異史氏曰”,實際是憤世嫉俗的聊齋先生對黑白顛倒的社會發出的犀利檄文。

瑞艿禍秘《聊商誌異》總之,讀《聊齋誌異》既要讀它的表時文字,還要琢磨尜麵文字背後的含義,這樣才能讀得通,讀得透。有位《聊齋》點評家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讀《聊齋誌異》不做文章讀,隻做故事看,便是呆漢。二五年一月開始,我在中央電視台科學與教育頻道“百家講壇”節目屮“說聊齋”。

“百家講壇”錄製的這個大型係列講座分三組二十四講:第一組“說聊齋"綜合講述六講;第二組“說聊齋”神鬼狐妖八講;第三組“說聊齋”人物十講。到二六年一月為止,播出十六講,即前兩組十四講和聊齋人物王成、向杲,這些央視國際網坫已有詳細介紹。這三組節目的錄製是有聯係的:因第一組六講取得高收視率而錄製了第二組;因暑假重播再次創造高收視率,又開始錄製第三組。《聊齋誌異》可講的東兩還有很多,但這三組巳把重要內容大體熳括了。我在大學裏給大學生、留學生、碩士、博士生講聊齋二十多年,所以中央台邀請我做聊齋講座時,我“漫應之”。沒想到任何一種講稿都不能照本寅科,得按“專家為大眾服務的路子”審與。於是,“百家講壇”的製片人萬衛、總策劃解如光、編導魏學來介入我的聊齋研究,出了許多好主意,比如說要有懸念,要有故事性和現代性,理論分析要畫龍點睛等。百家講壇確實是一個讓學術走向大眾、讓專家走出象牙塔的好平台。從“老延安”到中小學生,皆有“說聊齋”的熱心觀眾。我的孫女兒居然有耐心把“神鬼狐妖的藝術魅力”從頭到尾看下來,我問:“阿牛,奶奶講的,跟你老師比,怎麼樣?”她回答說:“差不多”。

我高興地說:“那我榮幸地達到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水平了!“阿牛還說:“奶奶為什麼不講《畫皮》?”於是,在錄製第二組“說聊齋”神鬼狐妖講座節目時,編導釆納廣她的意見。本書把我在中央台“說聊齋”的三組講座內容都包括進來了,因節目錄製完後,我對蒲鬆齡生平有進一步的研究,所以本書前兩講“聊齋主人人生之謎”與巾央台播出的“苦行僧蒲鬆齡”相比,增添廣大量新內容。《聊齋忐異》是古典名著,如何讓它被盡可能多的讀者、觀眾接受?這是研究者的責任,但也離不開現代傳媒。在本書出版之際,特向“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總策劃解如光、製片吳林、總導演高虹、編導魏學來、郭巧紅、蘭培勝,還有本書的文字編輯席偉健表示衷心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