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為了火鍋(1 / 3)

韓平安改製並非“改土歸流”,隻是因為地域太大,啟用的又大多是“新人”,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晉升體係管事的人既沒士氣也沒盼頭。

按大唐官製封一批官職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安老丈人能幫著奏授到告身最好,奏授不到也沒關係,反正是羈縻部落的官,本就沒指望朝廷會發俸錢。

王慶祥是從關內來的武將,就像上上任葉勒城主一上任就把葉勒城劃了十幾個坊一樣,早就不喜歡這個首領那個首領的,覺得按關內經製來管理挺好。

阿奴師和元金剛等大首領找上門,又不能不給個說法,畢竟他這個鎮使能不能坐穩需要一幫羈縻部落支持。

就在他左右為難時,白佐尖出了個主意,說韓三瘋之前跟葉勒部的一幫小首領借過一大筆錢糧,那些小首領現在不再是首領了,過得惶惶不可終日,那筆錢糧自然也不敢去跟韓三瘋要。

小首領不敢去要,阿奴師等羈縻部落大首領可以啊,並且借的時候他們做過見證。

阿奴師等人眼前一亮,隻花五萬銀錢就把契約從那些葉勒部小首領手中買來了,等秋收之後韓三瘋還不上糧,到時候就能拿著契約去接管葉勒部。

王慶祥實在想不出韓三瘋能從哪兒變出那麼多錢糧,但直覺告訴他韓三瘋肯定有辦法還上,裝作對阿奴師等羈縻部落大首領表示支持。

同時借春耕的機會,組織了一次包括百姓在內多達七千餘人的“勞務輸出”,狠賺了韓三瘋一筆中介費。

開播當日,假道長開壇做法。

葉勒部大小官員全去祭拜三清祖師,祈求五穀豐登。

王慶祥覺得求三清祖師保佑不太靠譜,阿奴師等羈縻部落大首領更是當作笑話,連白佐尖等葉勒城的祆正和白雲寺的胡僧都嗤之以鼻。

然而,緊挨著葉勒部的村莊百姓很快就發現,葉勒部種的春小麥出的很快、長勢很好,隻用了兩個月就長的比他們去年就播下的冬小麥長得高!

耳聽為虛,眼見才為實。

王慶祥既不相信也懶得去看,阿奴師等羈縻部落大首領同樣如此。

韓平安和徐浩然等葉勒部的官員擔心居心叵測之徒搞破壞,命令各“城”的城主、遊奕官和州兵旅帥召集百姓晝夜巡田。

事實證明,花點時間精心挑選種子,搞好灌溉和田間管理,再悄悄施以道家肥田粉,在土地貧瘠的西域一樣能有好收成。

本應該在冬小麥後麵收的春小麥,反而在冬小麥前麵熟了!

當王慶祥第二次召集百姓和士卒來葉勒部賺“勞務費”,看到一簇簇沉甸甸的飽滿麥穗時整個人都傻了。

經過一個半月的搶收,葉勒部共收獲小麥四百一十六萬鬥,算下來畝產高達五百六十七斤。

韓平安說到做到,連本帶息主動歸還之前借的錢糧。

阿奴師等羈縻部落大首領再也顧不上找葉勒部“改土歸流”的麻煩了,跟王慶祥一樣賴在白沙城不走,非要拜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假神仙。

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搞不過大食,韓平安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提出要在葉勒鎮防區內各城建道觀。

王慶祥求之不得,阿奴師等大首領不但同樣建而且願意出錢,甚至願意改信三清祖師。

安西道學的第一批學子隨之赴各地上任,在建道觀、收信眾的同時開辦各羈縻州道學,道家在短短三個月內成為葉勒第一大宗教。

王慶祥既想要錢也想升官,把畝產五百多斤當作祥瑞越級呈報長安,可能由於祥瑞太多了,長安根本沒當回事。

與此同時,韓平安和李鈺安雲兒帶領葉勒府學的第一批學子開始了遊學,每到一處都要請當地的武將文官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