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山川地理(6)(3 / 3)

南北分界線在哪裏

中國地理學家研究認為,南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和黃河之間的秦嶺—淮河一線。此線全長約1700千米,南北兩側,無論在氣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農業生產、風俗習慣等方麵,都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從氣候方麵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中國氣候專家預測,由於全球性氣候變暖,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也將由現在的秦嶺—淮河一線,推進到黃河以北。

地形的三大階梯

一級階梯:在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河流,發源於這一級階梯或階梯傾斜麵上。

二級階梯:從青藏高原以東、以北,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是一係列寬廣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屬於第二級階梯。

三級階梯:從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區。丘陵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和兩廣丘陵等;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

四大河流的出海口城市

長江:出海口城市是上海,注入東海;黃河:出海口城市是東營市,注入渤海;黑龍江:出海口城市是廟街(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北海;珠江:出海口城市是廣州,注入伶仃洋、南海。

何謂“九州方圓”

“九州”這個詞,最早見於《禹貢》這本書。相傳,古代大禹治水的時候,把天下分為了九州,於是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蔥嶺是哪裏

蔥嶺,是中國古代對今帕米爾高度及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西部諸山的統稱。《西河舊事》中記載“其山高大,上多大蔥”,故得名“蔥嶺”。在地理上,蔥嶺屬於亞洲中部,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是自漢武帝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清朝時代,中國管轄蔥嶺全境。中華民國成立後,蔥嶺始終無法有效統治。20世紀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放棄瓦罕帕米爾的管轄權。20世紀90年代,塔吉克斯坦獨立,在簽訂條約時,中國也承認放棄蔥嶺北境的管轄權。

五湖四海溯源

漢代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記載:“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雖然古今對“五湖四海”的具體指認不同,但其含義卻一直沒變,就是泛指四方、全國各地或世界各地。近代,五湖包括洞庭湖、太湖、洪澤湖、鄱陽湖、巢湖;四海包括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大河向東流

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中國大河都向東流是由中國的地勢特點決定的。中國地勢總的特點是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地勢的高低是由地殼的活動經過了很多年才形成的。西部最高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大河大都發源於此地。這種西高東低的地勢,使中國很多大河滾滾東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水流湍急,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水能資源。

省的來曆

省,是中國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其源於古代省製,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唐代時,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元代時,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最終簡稱“省”。現在的“省”就是由此發展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人民政府,是省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由省長、副省長、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組成,對省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務院負責並報告工作,每一屆任期5年。

各省的由來

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

新疆:以其為新辟疆土而得名。

各省簡稱的來曆

山東:因春秋時期該省大部分區域隸屬魯國,故簡稱魯;

山西:因春秋時晉在此建國,故簡稱晉;

河南:位於古時的豫州一帶,故簡稱豫;

河北:古為冀州,故簡稱冀;

湖南:因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

湖北: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簡稱鄂;

廣東:漢初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廣西:因自宋至清,廣西行政中心在桂州,又因古代屬桂林郡,故簡稱桂;

黑龍江:取全稱中一字,簡稱黑;

遼寧:取全稱中一字,也因境內有遼河,故簡稱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