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負責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米切爾?佐倫斯基介紹,這塊隕石是1998年墜落在美國得克薩斯莫納漢斯的兩塊隕石中的一塊,並在發現後48小時之內被送到約翰遜航天中心,在一個空氣已被過濾的淨化室裏被打開後,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隕石裏布滿奇怪的紫色晶體,化驗的結果讓人震驚,竟然是鹽!進一步分析後,結果令科學家們目瞪口呆:這些神秘的鹽晶體裏竟然有水!
科學家們因而認定,這些水絕不可能來源於地球,其唯一的來源就是產生隕石的天體或者包含鹽分冰體的彗星。
地球之水是從天上來嗎?對於小著星是否為地球帶來過大量降水這一論斷,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地觀察,不斷地試驗。
然而我們不應該忘記,地球雖然多水,卻是一個缺水的星球。我們知道,地球上有大約14.5億立方千米的水,每一平方千米為1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大得驚人的數量。我們也知道,糸果把這些水全部均勻地鋪在地球表麵上,地球的平均水深可達到2800米,地球真可稱作是“水球”。但是我們仍然說地球是個缺水的星球,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地球上絕大部分的水是不適合人類使用的,海洋雖然是個巨大的天然水庫,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4%,但因海水含鹽太高(每升含鹽量35克),故不能為人類直接利用。
在人類居住的陸地上約有2800多萬立方千米的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2%。在這些陸地水中,有冰川2400萬立方千米,又占地球淡水總量的85%。由於冰川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開發起來十分艱巨。陸上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地下水、淡水湖泊、土壤水和河流,共有400多萬立方千米,隻占地球總水量的千分之三。而且由於這些水在地區上的分布很不均勻,所以很多國家的水資源十分貧乏。越來越多的人類和越來越嚴重的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地球麵1缺水的挑戰。
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個地球
當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邁開一小步時,說明人類在航天事業上邁出了非常大的一步。然而月球上沒有嫦娥,也沒有玉兔、吳剛和桂花樹,月球上的環形山默默無語地告訴人類,生命未曾屬於此地!浩瀚的宇宙中月球隻是滄海一粟,光銀河係就有1000億顆恒星,太陽也不過占1000億分之一,何況銀河係外的宇宙無比巨大。地球之外沒有生命嗎?多年前,一位美國天文學權威曾推算,僅銀河係就可能有300顆星球上存在智慧生命,並且有朝一日能與地球取得聯係。我們尚沒有先進的技術,使人類信步於宇宙天外,隨意發現地球外的生命,或者與比地球更高度文明的智慧星球通訊聯係。但是,地球上的人類是多麼盼望探索出宇宙間生命的奧秘啊!
那麼,什麼樣的星球上能夠誕生生命?科學家們審視了導致地球文明的環境條件和演變史實的來龍去脈後提出: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是有一個類地球的,恒星運動。地球的生物生存環境非常理想,地日位置適中,地表平均氣溫15°C,生命之源液態水大量生存。地球大氣中有78%的氮、21%的氧,另有少量氬、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氧是高等生物維係生命之本,在太陽係其他行星上尚未發現有如此大量的自由氧。要找到另外一顆存在生命的“地球”,條件非常苛刻,生命演化過程中,被繞行的恒星必須不斷發光,使之得到輻射能量。
然而,恒星周圍形成原始行星係星雲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我們目前受觀測條件限製,隻能找到靠近太陽係最亮的恒星,因此碰到帶有行星的恒星,並且又靠近我們,這樣的可能性不太大。在離太陽81.5光年的範圍內有近3000顆單體恒星,其中有些大質量恒星的壽命不過1億年,如此短的時間內很難演化生命,如天琴座的織女星等周圍均發現塵埃圓盤,其中若有行星也難孕育生命。還好,類似的恒星比例較低,尚餘的恒星已夠我們觀測一陣子了。
如今,尋找天外文明的第一步已變成了尋找第二個太陽係,進而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太陽係以外的行星距離我們50—1000光年之遙,相對於它們所環繞的發光天體的光輝來說,它們顯得暗淡無光。人們無法到達那裏,隻能竭盡所能通過間接途徑對其進行研究。發光天體的輕微晃動或光譜中的某些異常情況,都是判斷遙遠而又黯淡的行星存在的蛛絲馬跡。1981年11月10日的夜晚,平靜一如既往,科學家們用直徑3.6米的望遠鏡向從前很少光顧的繪架座方向觀測。距地球52光年的繪架座突然發生了不同尋常的情況,一顆形成時間不長的恒星的亮度曲線下降,在以後的幾天中,亮度值又升至正常。科學家的好奇心受到激發,是什麼使它光線變暗?是否因為行星定時飛過,降低了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