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恒星就是繪架座的星。天文學家猜測有一顆繞星運行的行星遮住了望遠鏡,造成D星亮度降低。々果真是這樣,這就意味著人類發現了太陽係外第一顆行星。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發現,1983年歐洲空間局發射了一顆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遠紅外照相機的科研衛星。它從星觀測到了“過剩”的遠紅外射線。這就意味著大量的宇宙塵埃存在。三四十億年前,在我們太陽係中,也有塵埃圍繞著原始太陽旋轉,塵埃顆粒冷凝聚合,逐步產生了8個巨大的星球。4個固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4個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從星觀測到塵埃圓盤向宇宙空間延伸達1500億千米。更進一步分析表明,星的塵埃環已經開始聚合形成核;0與碎塊,即所謂行星的雛形。
科學家們還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繪架座星的溫度遠遠高於太陽。在沒有其他天體幹擾的情況下,塵埃接近高溫星球時,應該產生極端高溫塵埃顆粒發出的射線。然而這種射線卻沒有被測到,這說明塵埃中心約六百萬千米的距離內幾乎是空白。天文學家認為,這是行星吸走了塵埃,而且隻有巨大的行星才有可能通過重力吸引如此多的塵埃,留下巨大的空間。
繪架座星的塵埃星雲中經常有著星飛人,留下大量的氣體和宇宙塵埃。著星帶來的豐富物質可能成為誕生生命有機體的必要條件。但如果沒有行星定期吸走氣體和塵埃的話,人們應該發現殘留物,然而沒有發現塵埃,那麼一定。
當科學家們正期待著72年的運轉周期後再次測量這顆行星的體積時,他們發現星顯然還有另一顆行星!這一猜測的根據是有關星的一張特別的照片。
一位天文學家用特另的辦法將日冕儀蓋住發光星球,發現了從前沒有人看見的現象,塵埃環呈對稱形狀。這種非正常的情況一般在幾百年內可以得到“修正”,而星已有至少1億年曆史,唯一的解釋是有兩個重力中心在沿離心軌道繞轉,也就是說,兩個行星重塑了塵埃環的形狀。
當前,已有許多關於發現新行星的報道,但沒有像星的行星那樣進行過如此周密的科學論證。英國天文學家戴維?體斯樂觀地估計,僅銀河係就有600億顆行星,其中40億與地球相似,潮濕、溫度適宜,可能是孕育生命的溫床。
雖然行星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也是有條件的,即宇宙重力與離心力必須達到平衡。如果恒星及其星雲太大,致使旋轉速度太快,塵埃會分散開,無法聚合形成行星,而速度太慢也無法形成行星。隻有在中速的旋轉頻率下,才會根據自然發展規律,逐漸“孵化”出行星。
從理論上說,這樣孕育出來的行星溫度適宜,富含水分,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沒有人能確切地說出究竟有多少星雲正在向此方向發展。但是,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相信,太陽係外還有其他生命。理論家試圖用各種方法論證可能的“生命客棧”的數目,實踐家則努力改進儀器設備。因此不斷有功能日益強大的遠紅外攝像機問世,如安裝在智利的極高分辨率的探測器’還有直徑越來越大的射電望遠鏡,如安裝在波多黎各直徑達304米的巨型望遠鏡。此外,光學領域也不斷發展,最先進的望遠鏡能辨別6000千米外的硬幣,天文學家能用它看見距離30光年,大小如木星的物體。
1995年1月中旬,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傳出喜訊,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傑弗裏·馬西和保羅·巴特勒發現了兩顆太陽係外的新行星係統。這兩顆行星體積巨大,至少有一顆行星較為溫暖,上麵可能有液態水存在。這就是說,該行星上具備了生命棲息的必要條件。這一發現首次證實了在太陽係之外還存在著類似太陽係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