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和巴特勒的重要工作可能改變天文學的發展進程。同時,探尋太陽係外行星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丹尼爾·戈爾丁說:“在未來25年中,科學家不僅可以探測到類似地球的新行星,而且還將直接拍攝到這些行星上海洋、大陸和山脈的圖像。”
地球上最大的冰架
這座世界最大的冰架,麵積約5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法國,四周冰壁陡峭,險峻非凡。1841年1月5日,一支英國海軍探險隊乘坐兩艘特別加固的三桅木船,穿過通往南極洲的太平洋浮冰區,企圖確定地球南磁極的位置。4天後,他們駛出浮冰區,一心希望前麵的航道暢通無阻,不料1月11日,迎麵遇見一堵碩大無比的冰壁擋住去路。
探險隊長羅斯爵士驚呼道,“要穿越這道冰壁猶糸穿越多佛懸崖,絕無可能!”1831年,羅斯曾找到北磁極位置。之後兩年,他一直尋找通往南磁極的航道,卻徒勞無功。現在,這座擋住他去路的南極巨大冰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
羅斯冰架填滿南極一個巨大海灣,其麵積與法國相近,位於愛德華七世半島與羅斯島之間,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最寬約970千米,冰架靠海邊緣高60米,接近陸地的邊緣,最厚達750米。冰架宛如一個巨大的浮筏,在港灣漂浮,以每天1.5?3米的速度向海洋伸展,幾條大冰川從遙遠山脈流來,在冰架後部施壓,增加其體積;冰架下極冷的海水,則不斷凍結,增加其厚度。冰架靠近陸地處形成的裂隙,寬達幾千米,待裂隙伸展割裂巨大冰塊時,就形成巨大的冰山。已發現的最大冰山麵積為3.1萬平方千米。
古希臘人曾斷言南半球一定有一塊大陸,以平衡北半球的歐亞大陸,但長期以來,南極地區一直未被探索。
古希臘人的這種觀點反映在早期的地圖上,荷蘭著名地圖繪製家麥卡托(1512?1595年)繪製的地圖上,在南極附近畫了一塊大陸。不過,1578年德雷克爵士航海時被風暴吹到遙遠的南方,並未發現任何陸地跡象。
200年後,庫克船長花了3年時間(年)尋找這塊大陸,越過南緯70°,還未找到蹤影。但他仍確信南極附近有塊大陸,它是流人南極海洋的冰川之源。
19世紀初,這一地區日益受到海豹捕獵者重視。1820年,一艘英國皇家測量船發現了南極半島,次年就有獵人來此。19世紀末,捕鯨業取代了捕海豹業。這一地區的科學探察和捕鯨活動迅速開展起來,但布滿浮冰的海洋仍是通往南極的一大障礙。
南極洲覆蓋的冰原,厚度達3500米,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一半地區高達2000米,有許多活火山,最大的是羅斯島上的埃伯斯火山。南極還是世界上最幹旱的大陸,比撒哈拉沙漠還要幹燥。內陸年降雪量隻有50厘米,沿海為500厘米。
南極是世界最冷的地方,可冷到使潑出去的沸水立刻結冰。
盡管冰架是南極的屏障,但探險家還是登上了南極大陸,並在那裏設立了科學考察站。科學家在那裏發現了許多動植物化石,證明南極洲一度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他們還證實地球臭氧層的確出現了空洞。
陸地最終會沉沒嗎
在著名的中國古代文獻《淮南子》中,記述過古代的一個重要天文現象:“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它告訴我們,我們所在的地球在曆史上一度經曆了一個重大的變故。事後幸存下來的地球人那時發現,夜晚許多星辰同平時正常情況相比較,向西北方向發生了移位,感覺就像天空朝西北方向倒下去一樣;而在相反的東南方向地平線上也出現了許多平常見不到的新星,就如同是東南方的大地陷下去了一般。撥開語言的曆史隔膜,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典型的地軸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偏移的現象。在本書《地球南北磁極互換之謎》一文中,我們曾經談到地球磁場不是永恒不變的,整個地磁場曾經發生過顛倒,南磁極與北磁極曾經對換過位置。這種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磁極倒轉”。在地球的生命史中,磁極倒轉現象曾經多次發生,僅在近450萬年裏,就可以分出四個極性不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