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米利安?理查茲率領的一隊熱0的誌願者演示了這些拱形物的構築方式。惠特比準備了完全一樣的巨石一混凝土製作的兩塊45噸重的石柱和一塊10噸重的橫梁,召集130名士兵、市民和學生用146米長的繩子協同努力,就像輪船沿著質斜潤滑過的導軌下水一樣,他們沿途牛脂的木質導軌朝上拉動這些巨大的混凝土塊。蠻力是提升不起這些石塊的。為達目的,惠特比必須研究原始建造們者的構想。“這些石器時代的夥計足智多謀。”惠特比說。關鍵之一是石柱賴以豎立的土坑的形狀。坑是豎直的,一側略斜,惠特比在坑外沿構築了一斜麵,把巨大的混凝土塊沿斜麵拉上去,直到石塊的1/3懸在坑口上方。再把一個較小的石塊貼石柱拉到懸空的一端,其重量把石柱壓下去,插人坑底豎起來。按同樣的方法豎起來第二塊石柱,然後構築更陡的斜麵,拉上橫梁,三塊巨石即可裝配組合成完美的20世紀的三石塔。惠特比認為他解開了這個謎:“用140個人,不用40年,我可以建造成這些石柱群。”
然而,惠特比所能證明的僅僅是在材料具備、運輸到位的情況下建造石陣的時間,而真正建造起如此規模的巨石陣未必像惠特比所想象的那樣簡單,何況還有如何采料、安何裝船運輸這些複雜的問題。在3000多年前,巨石陣按照精確的天文運算布局也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而在威爾士的布萊克浦米爾,眾多的好奇者在冷雨中一站就是數小時,為的是觀看一塊石頭一確切地說是一塊取名為“艾爾維斯”的威爾士藍砂岩石板。一個身穿藍色長袍、頭戴紅色尖頂帽的痩高男人扮演為“默林”,他神經質地踱著步。把這塊位於地下20英尺的巨大藍砂岩石弄到船上就花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時間。然後,船便駛向索爾茲伯裏的巨石陣。當運送“艾爾維斯”石的船終於到達時,天色已經開始暗淡下來,人們爆發出歡呼聲。
每個周末,來自威爾士和英格蘭的各色誌願者聚到一起,用推拉和船載的辦法把這種3噸重的藍砂岩石塊運到巨石陣來。6個月來,他們一直在做這件事,目的是要證明史前工匠究竟是如何途經240英裏的水陸路,把這些有著藍斑點的巨石塊從威爾士西南的普雷塞利山區運到英格蘭索爾茲伯裏平原上的巨石陣來的。這個實驗盡管並不科學,但卻證明了巨石陣之謎仍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許原因就在於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史前人類修建這一巨石奇陣的真正意圖吧。
美國印第安人土木建築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印第安人是這塊大陸的主人。印第安人在美洲大陸上建造許多神秘的建築,其規模非常大,形狀怪異,有的略呈圓形,其他的則呈精確的幾何圖形,如圓形、正方形,甚至八邊形,還有一些雕刻成鳥類、爬蟲類和其他獸類的形狀。
對於眾多怪異的建築,籠罩著神秘的色彩,現代人盡管依據科學知識予以解釋,但時代的變遷總是會影響著後人的識辨能力,使之不能予以恰如其分的說明。
現代考古學家認為,美洲大陸上的土石建築是由印第安人曆經幾代建造的,工程大約始於3000年前。第一代崛起於美國俄亥俄州南部的亞丁目部族,他們的宗教信仰受死亡主題支配;第二代是荷普威爾部族,起源於伊利諾伊州,他們發展迅速,很快就取代了亞丁那部族。荷普威爾人重視死亡,用精製的寶物作陪葬品,通常是用銅和雲母造的,有的則用金或銀。他們像埃及人一樣,創造出一種與自己信仰有關的藝術與貿易傳統,而且影響深遠。為了取得合乎禮儀的陪葬品,荷普威爾人建立了龐大的貿易網。
荷普威爾人建造土墩的材料來自佛羅裏達的短吻鱷的牙齒,來自遠方黃石河的黑曜石,以及在蘇必利爾湖一帶采來的銅做成的裝飾品。他們的土墩比亞丁3人要大一些,其中一些精心建造的土木結構或許曾用做於巨大的慶典中心。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紐華市,荷普威爾人曾用大量土堤圍成一個綜合慶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