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全球著名的投資商,曾經幾度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巴菲特自小就鍾情於數字和股票,極具投資意識。在巴菲特6歲的時候,他們全家去艾奧瓦州北部的奧科博吉湖度了一次假。臨行前,巴菲特用25美分買了6聽可樂帶在身上。到了湖邊,巴菲特以5美分一聽的價格將6聽可樂賣給了來湖邊遊玩的人,他因此賺到了5美分。在這以後,巴菲特就經常從祖父的雜貨店裏買進一些飲料,在夏日的夜晚挨家挨戶地兜售。1941年,剛滿11歲的巴菲特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一個年幼的孩子就這樣開始了他不同尋常的投資之路,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次年,他與父母好朋友的女兒蘇珊·湯普森結了婚。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隻有30萬美元,但年末就升到了50萬美元。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所有的……就這樣,靠著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腳踏實地的行動以及別有洞見的投資理念,巴菲特幾度成為世界首富。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重量級”的富翁,他的個人生活卻十分儉樸,沒有錦衣玉食,亦沒有豪宅名車,有的隻是一顆慈善之心。“錢就是一把票根,應該投放到社會中去。”巴菲特如是說。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00多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2010年7月,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時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接受巴菲特大部分捐款的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巴菲特被美國人親切地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為什麼稱巴菲特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作為父親的巴菲特也是非常稱職、出色的。巴菲特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兒女,雖然他的兒女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但是他們現在也都是生活幸福、事業成功。也許有人會說,巴菲特是世界首富,他的兒女的生活自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當然會生活幸福、事業成功。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三個子女成年後,巴菲特就對他們說:“我的全部財產都將捐給慈善機構,我給你們足夠的自由,但留給你們的錢卻不會用噸來計算。”
巴菲特給予兒女的影響和支持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巴菲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兒女們展示了為人處世、樹立人生理想、投資理財、麵對人生挫折等方麵所應該具有的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他用自己樂觀、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去影響兒女,並讓他們親自去體驗、去曆練,從而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精神。對於孩子們來說,與有限的物質財富相比,這些才是無限的、能夠讓他們受用終生的、最寶貴的人生財富!
從日常生活的記述到投資策略的分析,從不為人知的小事情的描寫到世人皆知的“大事件”的記錄,本書從與眾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世界“股神”的家教之道、投資之法。因此,本書不僅可以成為年輕父母教育子女的參考,也可以作為年輕人開辟事業、成就夢想的指南針。
它會告訴我們怎樣去麵對生活、改變生活,告訴我們怎樣去發現、去創造自己的幸福,成就自己的人生!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以及那些正奮鬥在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年輕人!
編者
2011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