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要懂得如何實現夢想(3 / 3)

巴菲特十幾歲的時候就獲得了一份投遞報紙的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效的工作能力,巴菲特又爭取到了威斯徹特社區的報紙投遞工作。新增加的這個社區大約有11萬平方米,包括5棟8層高的大樓,其中有4棟是相互連接的,1棟是獨立的。這個社區的用戶是小巴菲特原來負責的用戶的一倍多。報紙投遞的範圍擴大以後,小巴菲特的工作也遇到了困難。接手新工作任務的第一天,巴菲特不到淩晨4點就起床了,他甚至連早飯都沒吃就匆匆忙忙地趕到威斯徹特社區的門口。領到需要投遞給社區居民的報紙以後,巴菲特忙了幾個小時才把它們按照每個單元的居民名單整理好。由於是第一次送報紙,小巴菲特不熟悉社區中的路線,走了很多冤枉路,從早上一直忙到快中午12點才把小山似的一堆報紙分發完。有了這次“慘痛”的經曆,小巴菲特決定要盡快總結出一個最快最省力的投遞方式。當天的報紙送完以後,小巴菲特不顧勞累,又把社區中的路完全走了一遍。熟悉了路線以後,小巴菲特開始思考怎樣投遞能夠更加便捷高效。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首先,他把每棟居民樓的報紙分成兩份,一份放在4樓,另一份放在8樓,然後他再從8樓開始一層層地往下挨家挨戶地送報紙。經過實踐,這樣的方法真的節約了很多時間和體力。

想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無缺是不現實的,但是盡心盡力去做每一件事情卻是完全可以的。把簡單的事情做得徹底,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成功,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加精彩,這就是取得成功最快的途徑。巴菲特經常教育自己的兒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專心致誌、盡心盡力,把簡單的事情做得更精彩。具備了這樣的做事態度和習慣,在遇到困難時才會有能力去解決它,從而成就不簡單的人生。

巴菲特的女兒蘇茜曾經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節目編輯的行政助理,後來,她又找到一份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家公司擔任執行總裁助理的工作。蘇茜的這份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就是幫助上司處理一些工作中的小事。但是巴菲特告訴女兒,即使是看起來不起眼的工作,也應該用心去做,因為任何複雜的事情都是由一個個簡單的環節構成的,如果一個人連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那麼他永遠也無法做好複雜的事情,也永遠都不可能成功。做好自己身邊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這是巴菲特對女兒的忠告。

約翰·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們寒窗苦讀獲得的知識、我們的應變能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能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一個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的確,工作的質量決定著生活的質量,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尤其是對簡單、平凡、不起眼的工作的態度,決定著他在成功的路上到底能走多遠。

把簡單的事情做得更精彩,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樂趣,用心做事,勤於思考,勤於實踐,就有可能因此而為自己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就有可能因此發現成功的契機。

智慧箴言

“任何工作本身都沒有未來,未來掌握在工作者手裏。”一個人用什麼樣的態度麵對工作,工作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報他。把簡單的工作做得更好,把簡單的事情做得更精彩,才會從簡單和平凡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更久,走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不要輕言放棄

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凡事都會有轉機,有時候隻要再堅持一下就會看到成功的希望。

1995~1999年,是美國股票市場上前所未有的大牛市,美國股市累計上漲超過2.5倍。這其中最重要的動力是網絡和高科技股票的飛增猛漲。但是,巴菲特一直拒絕投資高科技股票,而堅決持有原有的傳統行業公司的股票。結果,巴菲特在1999年美國股市達到最高峰的時候大敗。這是巴菲特輸得最慘、業績最差的一年。股東們紛紛指責巴菲特,很多報刊媒體也議論紛紛,都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過時了。但是,巴菲特不為所動,依然堅持持有可口可樂等傳統行業的股票。2000~2003年,美國股市持續大跌,累計跌幅超過一半,而巴菲特的股票價格卻上漲了10%以上,並以60%的優勢大幅度戰勝市場。至此,人們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投資眼光,也不得不承認“股神”投資策略的高明。

當有人問巴菲特為什麼一直不買科技股的時候,巴菲特回答說:“我沒有能力判斷出,在高科技行業中,到底哪些公司擁有真正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但是,我相信,再過幾十年,人們照樣要喝可口可樂,用吉列刀片,這些公司未來依然會有出眾的競爭優勢,長期持有肯定會有良好的回報。”

暫時的挫折就像寒冷的冬天,它會消磨人的熱情和信心,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相信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就像英國詩人雪萊說的那樣:“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有時候,在挫折和困難麵前能否堅持直接決定著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高山下,三個準備爬山的人碰到了一塊兒,這三個人幾乎同時開始爬山。

第一個人一邊爬一邊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他隨時都想知道自己爬到了什麼地方,自己前進了多少。過了一段時間,他回頭看身後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爬得很高了。但是當他向山頂看的時候,發現根本看不到山頂,他頓時十分氣餒,自言自語地說:“原來我爬了這麼長時間還是在山腳,照這樣,我什麼時候才能到山頂啊!山頂太遠了,我不如盡早回去吧。”於是,第一個人頭也不回地下山了。

第二個人從一開始就有滿腔的激情,他一鼓作氣,很快就爬到了半山腰,當他坐下來休息的時候,看到另外兩個人還都在自己的後麵,心裏十分得意。他想:我一下子就爬到半山腰了,比其他兩個人要快很多呢!不如就爬到這裏吧,反正我的速度已經絕對比他們快了。

第三個人一直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往上爬。他沒有因為路途遙遠而放棄,也沒有因為取得了一點成就而自滿。他就這樣持之以恒地向上爬,最終,他到達了山頂。

爬山雖然不容易,但是也並不太難,隻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爬,最終就能到達山頂。人生也是如此,在前進的路途中,我們千萬不要一遇到困難和阻力就停下來,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

巴菲特教育兒女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要輕言放棄。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想想解決的辦法,有時候,堅持一下就能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在巴菲特的小兒子離開斯坦福大學,踏上音樂之路的初期,一切事情並不像他當初想象的那麼簡單和順利。很長一段時間裏,為了節約支出,省下更多的錢購買音樂設備,彼得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他住在狹窄的公寓裏,開著破舊的汽車,每頓飯吃得都很簡單,有時候生活拮據到一整天都沒有錢買飯吃。但是,就是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彼得仍舊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最終,好運降臨了。1981年的一天,彼得正在路邊洗自己的破舊汽車,一位鄰居剛好路過,便和彼得攀談起來。當得知彼得是一個作曲家的時候,那位鄰居建議彼得和他的女婿聯係,因為他是一個動畫製作人,他的動畫作品需要有人給配樂。因此,彼得獲得了為一個10秒鍾的動態廣告做配樂的機會。雖然這隻是一個很小的收獲,但是對於彼得來說已經是莫大的鼓勵。而正是這10秒鍾的配樂為彼得的音樂生涯開辟了新的局麵,很多電視台紛紛找到彼得,希望與他合作,彼得最終度過了自己人生中的寒冬,迎來了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春天。

智慧箴言

對於成功而言,除了堅持不懈沒有其他的捷徑。意大利有句諺語:“走得慢且堅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滿了曲折和坎坷,而隻有那些能夠持之以恒,從不輕言放棄的人,才能最終敲開成功的大門。

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在於細節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可見,注意細節對於成功極其重要。現實生活中,很多細節的問題如果不注意,往往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比如沒有隨手關門、忘了關煤氣等,這些看似簡單細小的事情,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有可能造成極大的隱患。

曾經有這樣一個關於細節決定成功的故事:有一次,美國總統麥金萊想從兩位官員中選擇一位擔任駐外大使。但是,兩個人都很優秀,他一時無法決定應該選擇誰。後來,麥金萊回憶起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麥金萊乘坐公交車回家。公交車在一個站停下以後,上來了一位老婦人,她手中提著沉重的籃子,但是車廂裏竟然沒有人給她讓座。麥金萊的一個朋友也就是那兩位官員中的一位,當時也在車上。他坐在車廂的前麵,顯然他一定能看到剛剛上車的那位老婦人,但是他卻低著頭看報紙,完全沒有給老婦人讓座的意思。想到這些,麥金萊總統覺得不肯給老婦人讓座的人是不能夠勝任駐外大使的職位的。最終,他沒有選擇那位官員。

現實中的人們往往好高騖遠,喜歡做大事情,一心想要立大功、成大業。但是往往不能夠腳踏實地地從細節做起,忽略了眼前舉手可就的小事情。而縱觀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人們無一不是注重細節、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巴菲特從小做事情就十分注重細節。他在耶魯大學讀書的時候,有一次,有位同學問他花費了多少時間準備考試。因為那位同學認為花五個小時來準備就足夠了。但是,巴菲特回答他說:“我無法回答你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次考試,但是可以告訴你的是,我一直都在讀書、溫習功課。”那時候,巴菲特認為自己是來自一個小鎮上並不出名的高中,而其他的同學大多來自有名的高中,基礎一定都比自己好。他要想獲得好成績,就一定要比其他人更用功。巴菲特說:“我盡可能地多讀書,我從來都不認為有‘我已經準備得夠好了’這回事。”

巴菲特很注重培養子女做事情注重細節的習慣。他曾經在給女兒蘇茜的信中寫道:“假如你喜歡並且關心自己所做的事情,你自然會想把它們做得最好。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和失敗的關鍵。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細節,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搜尋、驗證每一個信息,隻要與你的投資決策有關,就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任何讓你覺得不安的問題或者感覺,你都要找出答案來。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他們的研究不夠徹底,隻看到他們手邊的信息。唯有係統化、巨細靡遺的研究,你才會得到成功所需要的知識。當然,這需要勤奮地下苦功夫,但是這種努力的回報足以使你比別人更占優勢。”

“假如你追求一樣東西,包括投資在內,那麼你千萬不要低估勤勞的價值。仔細研讀每一份你能拿到的財務報表,包括上麵的附加的細節注解;認真求證每一份報表的正確性,以及最高管理階層預估這家公司的未來走向、未來產值。努力找出他們的顧客、生產商、競爭對手,以及任何可能影響這個公司運營的人,問他們細節以求證報表的真實性。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華爾街百分之九十八的投資分析家更了解這家公司,否則不要輕易把錢投進去。沒有額外的努力與付出,成功是不會落在你身上的。”

實際上,注意細節是一種做事謹慎的態度。但是很多人經常拿“成大事者不拘細行”、“大德不逾矩,小節出入可也”等一些理由來作為自己的不注重細節、馬虎行事的托辭。其實,這完全曲解了那些話的意思。不知道當他們拿這些話做借口的時候,有沒有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備大德,是否是成大事者。

做事情注意細節,是一個人負責與謹慎的表現。一個負責而又謹慎的人,總是比那些不注重細節、馬虎行事的人更加接近成功。

智慧箴言

《聖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精明的管家把主人吩咐的瑣事都辦得非常妥當,主人對他說:“你既在小事上忠信,我必可托你大事,你去負責治理十個城市吧。”細節決定成功,細節成就夢想。如果能夠做到做任何事情都注重細節,我們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