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失去思維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的作用都無從發揮。在學習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有人曾把青少年的學習分為三種不同的水平:記憶的學習水平、理解的學習水平和思考的學習水平。第一種水平隻求記住學習的材料,甚至不惜死記硬背。第二種水平則要求弄懂學習材料的意義,力求融會貫通。第三種水平是以問題為中心,通過積極思考,力求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主動去解決問題。應該說,在你們青年人成才的學習中,這三種水平的學習都是客觀存在的。但就實際的情況來看,還是第一、二種水平的人占多數,第三種水平的人數為少。因此,對處於前兩種水平的人而言,要努力把自己提高到後一種水平上來,否則,成才之路會變得黯淡失色。因為“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想象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想象力的作用,在於能使人的智力飛騰起來,推動人們去創造。培養想象力,就要不斷增強想象的豐富性、新穎性和獨創性。但是我們又不要去提出那種毫無根據、完全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想象,隻有同現實緊密聯係才富有創造性,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才是成才所必需的。
注意力是智力活動的維護者。注意力的作用在於使心理活動指向、集中或轉移到某種客觀事物上。人們的一切智力活動,包括觀察、記憶、思維、想象,都隻有在注意力的參與下,才能有效地順利地進行。因此,我們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必須善於掌握和調整自己的注意力。
2.能力學習
能力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才能和本事。它是一個人運用知識和智力成功地進行實際活動的本領。
學習是成才的基礎。學習貫穿著你成長的整個過程,並為今後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實踐證明,創造能力與知識的多少成正比。“才以學為本”,“非學無以成才”。“學者,學者,學而為智者;不學而為愚者。”這是人類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真理。在學習中掌握智力、能力、科技知識、品德、個性等方麵的知識,是造就人才綜合素質的根本保證。無數成功者的經曆都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知識與智能的統一,是你成為有用之才的重要因素。在學習知識和發展智能的問題上,很多人存在著兩種片麵的傾向:有的人讀書較多,涉獵較廣,注重智能,喜愛思考,但卻或多或少地有些輕視係統知識的學習;而較多人,則習慣於把學習的任務僅僅歸結為知識的積累,對智能的培養較少關心。這兩種傾向都有一定的片麵性。尤其是後一種傾向,將會嚴重地影響你的成才速度,要特別引起注意。事實上,克服單純知識的傾向,重視智能培養,對於青少年成才尤其重要。首先,從自身條件看,青少年的大腦發育基本成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所以,這一時期是一生中發展智能的最好時期,錯過了這一時期,就會使自己的潛在智能得不到充分的開發,這對今後向更高的人生目標邁進是極為不利的。其次,從長遠的發展看,我們生活的時代是科學文化迅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人想在高度知識化的時代中有所作為,單靠一兩次係統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善於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以達到不斷增長才幹的目的。這一切都需要具有統籌掌握知識,綜合運用知識等較高的智能水平。因此,在學習中你應該特別關注的是智能的培養。
創造能力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標誌。創造能力是一個人知識、智力、能力的綜合反映,是表現一個人能發出有價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本領。高創造力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它是智力“金字塔”塔頂上一顆閃光的明珠,一個人隻有在不斷的學習與奮進過程中才能摘取。青少年要使創造能力真正發揮出來並促進自身成才,還要在知識、經驗、技能和個性品質等綜合素質方麵下工夫,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是成才的基礎,而能力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
在你的學習活動中,應當具備以下4種最基本的成才能力:
(1)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圖、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動去獲取知識的能力。自學能力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麵的,比如,從實際出發正確製訂學習計劃,恰當安排學習時間,掌握科學的讀書、聽課方法,學會積累資料和使用工具,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出新的學習目標,等等。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對終生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的自學能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對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成才中一項最根本性的建設。
(2)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指的是在學習前人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提出創見和做出發明的能力。在成才所應該具備的各項能力中,創造能力是核心。缺乏創造能力的人,隻能永遠跟在別人後麵爬行。但是,目前我國的學習教育中,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是十分薄弱的。一些外國學者在評價中國學生時,也不乏中肯的批評:東方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考試能力強,獨立精神弱;知識量不少,創造力較低。這話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