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個激動而又混亂的時期,青春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質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處於這一特殊階段的男孩子,由於生理、心理方麵產生了暴風驟雨式的變化,再加上心智尚未成熟的緣故,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對於這一點,你一定要正確麵對。
1.挑戰自卑,成就輝煌人生
自卑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刻表現出一定的自卑感,不過隻有當自卑達到一定程度、影響到學習和工作的正常進行時,才歸之為心理疾病。
自卑的人往往對自身的能力素質評價過低,總感歎事事都不順心如意,老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處相比較,結果越比越自卑,甚至比到自己無立足之地。有的人在陌生人麵前臉紅耳赤,說不出話;有的人一到重要的場合就口吃結巴;有的人認為大家都算計自己因而厭惡他人。
若不能對自卑感進行正確的處置,無法將其解脫,那必將會使人陷入消極悲觀之中,嚴重的自卑感甚至會造成人的心理變態,進而影響一個人的能力發展和未來成就。一些男孩子為了逃避自卑感會加入不良集團。與此同時,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人,不僅自己的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會引起變化,最敏感的是心血管係統和消化係統將會受到損害。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事實上,自卑是一種徒勞的自我折磨,因為它不會給人以激勵,不會給人以力量,反而隻會戕害人的身心,磨滅人的骨氣。容忍它的存在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鄒韜奮在《自覺與自賤》一文中明確指出:“若自覺有所短而存在著自賤的心理,便是自甘居卑劣的地位,所得的結果隻能是頹廢。”
自卑的人遇到挫折總習慣於從自身主觀上找原因,認為自己什麼都幹不了。擺脫自卑,就是要學會客觀地分析問題,尋找原因,並且要辯證地看待挫折和失敗。千萬不能因一次失敗就斷定自己能力不夠。要知道失敗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麵的,不一定就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且“失敗乃成功之母”,對於失敗,正確的態度是吸取經驗教訓,為下次努力奮鬥創造條件。
自卑心理對你的學習、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危害。但自卑心理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要戰勝自卑,就要對自己現狀感到滿足,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發揮自己的長處。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
自卑的人通常缺乏自信,因此戰勝自卑首先就是要提高自信心。當你在幹一件事之前,要有足夠的信心,堅信自己能幹好。遇到某些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也要善於激勵自我,不妨運用語言暗示:“別人行,我也能行。”“別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以次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信心。在具體執行時,應考慮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樣即使你失敗了,也會由於事先在心理上做了準備而不致造成強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導致心理失調。平時要多想些開心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的事,那往往是你做得成功的事,是你信心的產物、力量的產物。
自卑的人往往沉溺於失敗所帶來的羞恥當中,難以解脫,因此要善於從心理上、行動上進行補償與轉移。當你處於劣勢或麵對自己的弱項時,可以通過有意轉移話題或做別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來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陰影,緩解壓力和緊張。
為了克服自卑心理,你不妨進行兩方麵的補償:一是以勤補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麵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陷。二是揚長避短。中國有句古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個人不會十全十美,但也絕對不是一無是處。隻要善於找到突破口,總會在某個領域做出成績。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長得其貌不揚,但他並沒有為自己的相貌自卑,而是在思想上痛下工夫,最後在哲學領域大放異彩。揚長避短,有的放矢,是克服自卑的有效手段。
真心話:
戰勝你的自卑心!要相信,一時不能理解的事情總是可以理解的,一時辦不到的事情總是可以辦到的。隻有這樣,才會有膽量做事,才會產生出無窮無盡的力量,才會信心百倍地踏著自己製定的路線,朝著既定的目標奮進,創造自己的輝煌人生。
2.糾正不勞而獲的心理
把錯誤當成對的、當做順理成章的時候,後悔的隻是你自己。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許多聰明人都幹過這樣的蠢事。
在阿爾及爾地區的長拜爾有一種猴子,十分喜歡偷食農民的大米。當地的農民根據猴子的這些特性,發明了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農民們把一隻葫蘆形的細頸瓶子固定好,係在大樹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們最愛吃的大米,然後就靜候佳音了。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見到瓶中的大米非常高興,就把爪子伸進瓶子去抓大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一抓到大米時,爪子卻怎麼也拉不出來。貪婪的猴子卻怎麼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大米,就這樣,它的爪子一直抽不出來,自己就死死地守在瓶子旁邊。直到第二天早上,農民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不會放開爪子,直到要把那把大米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