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十四年
烽火連天,狼煙四起,勝者為王,敗者成寇。北辰氏一統天下,建立鄴盛政權,傳國百年。
而鄴盛國除了皇家北辰氏以外另有三大家族,分別是月氏、鍾離氏、柳氏,三大家族的人員都融入到了鄴盛的政治、經濟、文化裏麵,直係都忍莫不是男子當朝為官便是女子嫁入皇家,旁係後人則是多為在鄴盛家產萬貫的商賈。
顧家之女顧漣漪溫文爾雅,淡泊柔和,善良但不懦弱,聰穎但不狡詐。在鄴盛晉東二年誕下皇子被封為端妃,如今特向皇上求來回鄉探親恩準,不日便帶著年滿十歲的皇子北辰淵返鄉探親。
北辰淵是晉東皇帝的第一個皇子,在所有子嗣裏排行老二。卻因為是庶出,被立為太子的是皇後娘娘嫡出的三皇子北辰翊,而年僅九歲的北辰翊正在皇宮內太子太傅的督促下學政讀史,刻苦專研。
一架簡素的馬車停在雲水城郊的院落門口,在這山野村郊有這麼一座別致而寬敞的院落便是月家,顧漣漪走下馬車,牽著北辰淵進入月家大院。
有皇妃的到訪這是月家的榮譽,月修寧帶著一家老小趕緊出門迎接,剛跨入大院,隻見月家上下數十人跪在大院內,齊聲請安道:“月氏族人恭迎端妃娘娘及二皇子殿下……”
顧漣漪徐步上前,躬身扶起月修寧道:“師兄快快請起。”月修寧起身後,眾家人也娓娓起身。顧漣漪的父親本是月修寧的師父,在父親過世後,顧漣漪並未忘記他們之間的師兄妹情誼,在回鄉探親之際也不忘來拜訪月家,更何況有顧家之女嫁入月氏,月氏也有在朝為官之人,無論出於情誼還是處於朝政顧漣漪都必須來月家拜訪。
“端妃娘娘請進屋上座。”月修寧側身一路引端妃進入正屋。待顧漣漪上座後,下人便奉上茶,“師兄也請坐吧。”得到皇妃的吩咐,月修寧才在側席入座。
“師兄辭官一別數年,不知可好?”顧漣漪寒暄道。
“承蒙娘娘惦記,草民及家人一切都安好。”月修寧也回應道。
正屋內,在眾人嚴謹的招待下,顧漣漪簡單的和月修寧寒暄幾句政事,便應月修寧之邀,在月府別院住下,顧漣漪也打算在月府休息調整兩日便啟程回京了。
在午飯過後,顧漣漪牽著北辰淵準備在月府花園隨便走走,於是月修寧陪隨左右,沒有下人的跟隨,終於可以放下身份的傾談了。
“師兄,你離開朝政這些年,皇上一直都希望你回去。”顧漣漪委勸著。
“這些年來,我是終於擺脫朝堂那些是是非非了,皇上為了政權什麼都可以舍棄,娘娘在宮中都需小心謹慎,謹防被牽涉至姬文映的陰謀中。至於大哥,他執著於手中的權利,我也不便多勸。”月修寧心意已決。顧漣漪也沒在開口苦勸,“師兄原是喜好閑雅之人,如今得償所願,漣漪也不多勸了,日後我們各自珍重便是。”
“大哥已是都禦使,身為校尉的大侄兒不久就可以升為將軍了,以月家及顧家的發展,到那時娘娘手中也不乏人才,二皇子要有一番作為也不是難事。”月修寧說的比較委婉,但是很直接的說出了實事的情況。
“師兄,你誤會了,我倒希望淵兒跟您一樣一生都過著閑雲野鶴般的日子,平天下的擔子是太子的,淵兒輔佐便是,我顧家已無直係在朝,月氏也是如此,至於篡權,我們母子無心也無力,願此可保平安吧。”顧漣漪也是泰然的說到。
“母妃,等淵兒成年後,父皇就會賜兒臣府邸,到時候母妃就可以和淵兒在外過逍遙的日子了。”北辰淵稚氣的說著,雖然他並不是很懂朝堂之事,但是他還是知道自己和娘親都要快樂的生活下去。
顧漣漪蹲下,輕輕撫摸著北辰淵的額頭,道:“淵兒乖,背負的越少,活得才越自在。懂嗎?”
“嗯。”北辰淵點點頭。
月修寧在一旁,看著甚覺著欣慰,不愧是師出同門,他們都是隨性之人,卻生於世家,不得不卷入宮廷的各類鬥爭中。
遠處傳來孩童的嬉戲聲,一個女童跑過來竄到月修寧背後,輕聲說道:“爹爹,冰兒追來您就說沒看到我。”
月修寧對嬉鬧的女兒到沒有任何指責,雖然有外人在失了禮數,但是他也從不對自己的兒女有過多的約束。拱手向端妃賠禮到:“小女不懂事,失禮之處還請娘娘及二皇子見諒。”
“哪裏哪裏,這是孩童的天性,我等都羨慕不來,豈有責怪之禮。淵兒在皇宮從來都沒有如此的嬉鬧過。”顧漣漪忍不住感歎。
接著又跑來一個略小一點的女童,指著月修寧說到:“姐姐,你快出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躲在爹爹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