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這些年(8)(1 / 3)

又一個早上,看見她拉著女兒在前麵跑,或許是送女兒上學怕遲到的緣故。夜裏下過薄雪路滑,她們娘兒倆跑得小心翼翼。我跟在後麵看著她們跑遠,不由暗想,這個弱女子,老公不在身邊,獨自肩負著操持兩個孩子日常生活的任務,肩負著處理單位雜務的任務,在少有的空閑裏,寫下一行行文字,把內心的一些東西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生活的庸常裏蘊藏著的那些感動和愛,它們是用來滋潤生活滋養心性的。但願,金蓮擁有這樣的滋養能多一些更多一些。

在寫作的路上,金蓮表現出的勤奮和熱情是難得的。鄉村學校的寂寞裏,養育孩子的忙亂中,平素日常的繁瑣裏,她都沒有將所愛的文字擱淺在一邊,相反,她一直堅持得很好。生活工作的環境越來越好,孩子也會漸漸長大,見識增長,閱曆漸豐,視野更開闊,懷揣著文字的夢遊走,想來,金蓮的筆觸將會趨向更有意味的遼闊悠遠,豐潤飽滿。

麗君

上班的日子,每天早早起床,她自己開車到離家較遠的學校。學生上自習,她在教室裏隨意走走,有人會提出問題,她耐心講解,有人會在她從身邊經過時塞給她一個水果糖或紅得發亮的蘋果。接下來上一兩節的語文課,說得口幹舌燥,黑板上落下剛勁的粉筆字,而纖細的雙手,常常沾滿粉塵。

中午和大多數上班的女人一樣,她急匆匆回家給老公女兒做飯,廚藝稱不上精湛,但可口的家常飯菜會讓滿室飄香,家的味兒濃濃滿溢。下午沒課時,坐在辦公室裏看書備課批改作業,累了,就停下手裏的活兒,聽喜歡的歌子,也小聲跟著唱,唱《我的中國心》《為了誰》,唱《女人花》,還唱《青花瓷》《荷塘月色》,不想唱了,側臉看窗外的天空,有時候,透過窗玻璃的陽光灑滿她圓圓的臉龐,亮亮的,那些來自天空的光波,附著在女子塗抹了潤膚油的肌膚,似乎反照出格外的光彩來,經曆歲月撫摸的麵龐,智性而柔和。有時候,陰霾的天際,鉛色的雲層,下雨下雪的樣子,想起遠方的親人,和自己一樣,忙碌在四時更替的季節,思念填滿匆匆而逝的歲月,易感的她,有流淚的衝動,身為女兒,身為姐妹,她自覺有太多的遺憾於親人,不自禁,淚水滑落麵頰,過後,對鏡整妝容,衝自己嫣然一笑,暗淡淒楚的心境過去了,該幹啥照幹啥。晚飯後也跟學生一起上自習,做些習題,講些方法,課間休息時,學生們搶著說話,她聽著,看著,笑著。小城燈火閃爍,回家的路上,車子緩緩行進,調到低音如水般的曲調縈繞在耳畔,她看到近處黑暗中靜默著的古雁嶺,遠處有星點燈火的東嶽山,前方眨眼的星鬥,路邊青春的身影,跑過樓角的小貓小狗,聽見風吹過樹梢的聲響,歌廳裏傳出的樂音,車鳴聲,口哨聲。看見的,聽見的,美好的,醜陋的,真實的,虛假的,漫過心間,引發她諸多的思考。這是屬於高麗君老師普通而真實的一天。

生活在小城,奉獻在講台。她有一個幸福的家,有一份稱心的工作,有一群可愛的學生。更深一些的夜裏,她把思考變作文字敲打。她熱愛文字從心底湧起遂又被指尖敲打的感覺,就像愛著自己的學生一樣。杏壇遐思,生活感悟,一幕幕,一樁樁,彙集成為思想的源頭,生活注入思考,注定了這個女子生命中比別人更多了幾分明亮的光束。她教書育人,兢兢業業,收獲著桃李天下的芬芳,她讀書寫字,熱情執著,體驗著文字給予心靈的滋養。她堅信,女人可以不寫詩,但一定要讓生活多些趣味,多些詩意。

而她的很多詩意,正是滿懷熱愛,行走在大地之上的收獲。每逢節假日,她會帶上女兒出去旅遊,近處遠處,步行、汽車、火車、飛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計較可以到達的地方和方式,不言艱辛,旅途的勞頓比之目光和心靈的收獲是微不足道的。大地隱藏的秘密,山川存在的姿態,溝壑滄桑的容貌,人世的寂寞和喧嘩,邁開雙腳,心就在路上了。路上的心,丈量著腳步和目力所能到達的地方,記錄著每一次經曆的不尋常。這些年,麗君憑著自己熱愛的方式,或近或遠,去過很多地方,體驗著生命穿梭於大地之上的快感。

靈動的文字伴著這個詩意的女子。《離歌淺唱聲漫漫》《窗前明月枕邊書》《濃濃年味滿笸籃》《霓裳舞曲渾拋卻,獨自花間掃玉階》《桃花依舊笑春風》《情隨菊濃,思賦菊香》《從此長發為君盤》《青春的枝頭應該掛滿自愛的花朵》《往事並不隨風去,冬夜挑燈憶同窗》《一壺香酒斟滿懷,幾許笛聲贈歸人》《跳躍在鐲子上的思緒》《唐雪遙遙飄,詩心渺渺來》《一路向西》《秋風吹過老戲台》……詩意盎然的標題,就像文字的眼睛,麗君的才思順著這些眼睛綿綿流淌。2011年金秋時節,涓涓細流,終於彙集成《讓心靈搖曳如風》一書,成功出版。麵對收獲,她深情而自豪地說,是學生給了自己靈感和動力,是生活給了自己感悟和思考。

午後。城外。小雨。輕風。兩個女人站著說話。一長串的話,似乎沒有中心,似乎沒有終結,任憑雨絲輕輕飄濕發絲和衣襟。難得的心境,在細雨裏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