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斯福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典型的作用,情商中的各項能力在他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體現。
第二節 讚美中,見情商高低
成功的恭維必須適應特殊環境和特殊性格,從而才可能進入準備熱情接受恭維的內心。——約翰遜
EQ關鍵詞 語言藝術
說話是門高深的學問,許多問題需要藝術地表達,而投其所好則是人盡皆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條原則——又有誰不喜歡別人談論自己最得意的那一部分呢?
一次,曾國藩用完晚飯後與幾位幕僚閑談,評論當今英雄。他說:“彭玉麟、李鴻章都是大才,為我所不及。我可自許者,隻是生平不好諛耳。”
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說到這裏,他說不下去了。
曾國藩又問:“你們以為我怎樣?”眾人皆低頭沉思。
這時,一個管抄寫的後生過來插話道:“曾師是仁德,人不忍欺。”眾人聽了齊拍手。曾國藩十分得意地說:“不敢當,不敢當。”
後生告退而去。曾國藩問:“此是何人?”幕僚告訴他:“此人是揚州人。入過學,家貧,辦事謹慎。”曾國藩聽完後說:“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
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就派這位後生去揚州任鹽運使。
真可謂是區區一句話,勝讀十年書。這位後生正是抓住了曾國藩自以為“仁德”這一點,投其所好地進行了讚美,結果飛黃騰達。
所謂投其所好,就是說出去的話正中對方下懷,讓他暗自得意、欣喜,既而對說話者刮目相看。
袁世凱竊取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職位後,每天做著皇帝夢。有一次袁世凱睡覺時,一位侍婢正好端來參湯,準備供袁世凱醒後進補,誰知不慎將玉碗打翻在地。婢女自知大禍臨頭,嚇得臉色蒼白,渾身打顫。袁世凱醒了,他一看見玉碗被打得粉碎,氣得臉色發紫,大吼道:“今天我非要你的命不可!”
侍婢連忙哭訴道:“不是奴婢之過,有下情不敢上達。”
袁世凱罵道:“快說快說,看你能編什麼鬼話!”
侍婢道:“奴婢端參湯進來,看見床上躺的不是大總統。”
“混賬東西!床上不是我,能是什麼?”
侍婢下跪說道:“床上……床上……床上躺著的是一條五爪大金龍!”
袁世凱一聽,以為自己是真龍轉世,要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了,頓時怒氣全消,高興地拿出一疊鈔票為婢女壓驚。
婢女在生死關頭通過一句恭維妙語,不僅免了殺身之禍,還得到了對方的獎賞。這位侍女能夠保住性命並得到獎賞,在於對袁世凱心理的準確透析,她深知袁世凱一直在做著皇帝的美夢,因此才有親眼看見“大金龍”的說法。
要投其所好,需先了解對方的心思,清楚談話者想要聽什麼樣的話,隻有如此才能將話說得滴水不漏。
乾隆皇帝喜歡在處理政事之機品茶論詩,他對茶道頗有見地,並引以為榮。有一天,宰相張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剛想休息,乾隆忽然來造訪,張廷玉深感榮幸,稱讚乾隆道:“臣在先帝手下辦了13年差,從沒有破這個例,哪有皇上來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張廷玉深知乾隆好茶,便下令把家裏的隆年雪水挖出來煎茶給乾隆品嚐。乾隆很高興地招呼隨從坐下,說:“今兒個我們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禮。坐而論道品茗,不亦樂乎?”
水開時,乾隆親自給眾人泡茶,還講了一番茶經,張廷玉聽後由衷地讚美道:“我哪裏懂得這些,隻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樣的水和茶,卻從沒聞過這樣的香味。”李衛也乘機稱讚道:“皇上聖學淵源,真叫人瞠目結舌,吃一口茶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
乾隆聽後心花怒放,談興大發,從“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開始論起“寬猛之道”,俞發妙語連珠,滔滔不絕。
乾隆的話剛結束,張廷玉繼續讚道:“下臣在上書房辦差幾十年。隻要不病,與聖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捫心,憑天良說話,私心裏常也有聖祖寬,先宗嚴,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想法。我為臣子的,盡忠盡職而已。對陛下的旨意,盡力往好處辦,以為這就是賢能宰相。今兒個皇上這番宏論,從孔孟仁恕之道發端,譬講三朝政納,雖然隻是三個字‘趨中庸’,卻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皇上研讀聖學,真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其他人也都隨聲附和,乾隆皇帝的虛榮之心被大大地滿足了一把。
張廷玉和李衛作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對自己的雜經和“宏論”引以為豪。於是張李二人便投其所好,對其大加讚美,達到了取悅皇帝的目的。
投其所好不是要我們變成愛阿諛奉承的小人,而是一種為了實現我們目的的方法,因為有了投其所好,才會有良好的談話氛圍。試想,如果張廷玉和李衛不會適時讚美,隻是挑刺兒,君臣之間會有那麼和諧的氣氛嗎?
第三節 謊言中也有可以利用的力量
最成功的說謊者是那些能使最少量的謊言發揮最大作用的人。——小巴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