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過去了,飛機並沒有修好,但有一隊往返沙漠裏的商人駝隊經過這裏,搭救了他們。幾天後,人們才發現,那個臨時乘客根本就不是什麼飛機設計師,他是一個對飛機一無所知的小學教師。有人知道真相後就罵他是個騙子,憤怒地責問他:“大家的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還忍心欺騙我們?”小學教師回答說:“假如我當時不撒謊,大家能活到現在嗎?”
上麵的故事告訴我們,善意的謊言是生活的希望,是沙漠中的綠洲,它有時真的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軌道。
善意的謊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鼓舞你一次再一次地做著努力,為了心中的夢想絕不輕言放棄。因為未來的道路完全被歡樂的心情照亮,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講述的就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的故事。當生病的老人望著凋零衰落的樹葉而淒涼絕望時,充滿愛心的畫家用精心勾畫的一片綠葉去裝飾那棵幹枯的生命之樹,從而維持了一段即將熄滅的生命之光。這難道不是善良的謊言的極致嗎?
如果開誠布公、直截了當是一種錯誤,我選擇謊言。
如果真情告白、坦率無忌是一種傷害,我選擇謊言。
如果是為了自己或他人不再痛苦不再憂傷,多一點謊言又有何妨?
第四節 忍耐中,知情商深淺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菜根譚》
EQ關鍵詞 堅忍冷靜
一天,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個廣場上舉行公開演說。當時圍觀的有近千人,突然從聽眾中扔來一個雞蛋,正好打中了威爾遜的臉,安全人員馬上下去搜尋鬧事者,結果發現扔雞蛋的是個小孩。威爾遜得知之後,先是指示屬下放走小孩,然後當眾叫助手記錄下小孩的名字、家裏的電話與地址。
人們猜想威爾遜可能要事後處罰小孩,人群開始騷動起來。這時威爾遜對大家說:“我的人生哲學是要在對方的錯誤中去發現我的責任。方才那位小朋友用雞蛋打我,這種行為是很不禮貌的。雖然他的行為不對,但是身為一國首相,我有責任為國家儲備人才。那位小朋友從那麼遠的地方,能夠將雞蛋扔得這麼準,證明他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要將他的名字記下來,以便讓體育大臣注意栽培他,他將來也許能成為不錯的棒球選手,為國效力。”威爾遜的一席話,贏得了一片笑聲和掌聲。
俗語說:“忍字頭上一把刀。”要做到忍,確實不容易。雖然忍耐是痛苦的,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甜蜜的。蘇東坡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遇事須冷靜,考慮一下後果,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去化解矛盾,我們就不至於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糾纏不清,更不會使矛盾擴大升級。
三國時期,有一次,司馬懿閉城休戰,以消耗蜀軍戰力。諸葛亮好幾次派人罵陣,後又送去女人衣裳侮辱他。司馬懿雖被激怒,終究忍耐了下來。
數月後,諸葛亮病逝。蜀軍群龍無首,隻好退兵。不久蜀漢投降。
若司馬懿為爭一時之氣貿然迎戰,也許曆史便需要重寫。
沒有爬不過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忍一時之委屈,保全了大家的和諧、寧靜,並不損失什麼,反而會為自己贏得一個更寬闊的心靈空間。
唐朝詩人張公有一首《百忍歌》,我們可以讀一讀。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
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長。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隻為酒不忍。
陳君滅了國,隻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隻為財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
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忍”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一項重大發明。忍,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一種策略,忍與堅韌是同義語。忍不是放棄,忍的最深含義是積蓄力量,待時而動,一個人在輕蔑和侮辱麵前,如果能夠忍得住,就能有所作為。忍需要寬廣的胸懷和度量。人在逆境中,最需要的防身術是一個忍字,學會忍辱負重,學會在利益和榮譽麵前克製自己的欲望,要藏而不露,不樹敵,才能在別人不知不覺中發展壯大自己,待時機成熟,你便可以馬上脫穎而出。到那時,他人想扼製你的發展,已經來不及了。
忍,不是不辨是非,放棄原則,而是謙和、克己、寬宏大度、經得起誤會和委屈。它是一種韌性的戰鬥技巧,是一種豁達的美德,更是一種成熟的修養。
《菜根譚》中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對於我們來說,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實際上是就是幫助你自己成就大業。
第五節 謙虛是向上的車輪
人應該謙虛,不要讓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氣泡那樣一閃就過去了。——契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