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促進情感,提升幸福(2)(2 / 3)

有人說:“稱讚她穿的舊衣服漂亮,她就不會要流行的新衣;吻一下妻子的眼睛,她就會變成瞎子;吻一下她的嘴唇,她就變成啞巴。”女人其實並不難懂,隻要多一分關心,多一分寬容,她就會是你這輩子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原來,不管是來自火星還是來自金星,隻有兩個人共同經營的時候,二人世界才會變得越來越甜蜜。所以,當感受到對方已經身心疲憊的時候,就應該低下頭去,握住對方的手,讓自己的體貼溫暖對方,保護對方。雖然有時候,問題的發生並不是我們故意的,或者能夠導致矛盾的產生,也不完全是我們的錯,但是在對方疲憊的時候,給予一點體貼和諒解,才能更加溫潤彼此脆弱的心——而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節 溝通的方式決定婚姻質量

對同床共枕的人,永遠應該推心置腹。這是使婚姻美滿的基本條件。——埃·奎恩

EQ關鍵詞 同理之心

一個家庭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都身兼數職:父親、兒子、丈夫,母親、兒媳、妻子等。如何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自然就成為我們每個人關注的焦點。

正因為這種身兼多職的因素,使得我們麵對不同的對象展現不同的自己,作為配偶一方需要有一顆理解對方角色轉換的心。

理解對方的角色轉換,避免因此而產生溝通障礙與激烈的矛盾,其中尤其要做到的是接受“戀愛”到“結婚”的角色轉變,以及互相理解。

胡波和劉慶結婚才半年多,就開始整天鬧別扭了。他們沒有了以前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原來的海誓山盟也早已被拋在腦後。不久,他們竟然也像其他夫妻那樣,漸漸過上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恰恰是原來被他們恥笑和鄙夷的。

在爭吵的時候,他們不經意地觸碰到了離婚的話題。“離婚”這兩個字眼,最初說出來時他們兩人都感到很驚詫,但時間一長也就“見怪不怪”了,成為他們吵架時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大概真的像人們所說的“初戀時,我們還不懂愛情”一樣,胡波和劉慶戀愛時都把對方偶像化了,把缺點也當作優點,認為對方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無視一切對自己生活有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在戀愛的時候,他們像其他人一樣,過高地評價了彼此的愛情,在如癡如醉的感情刺激和互相討取歡心的最佳表現下,沒有能力辨別、分析對方的實際狀況。而結婚以後,柴米油鹽醬醋茶,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麵前,生活不再有那麼多的詩情畫意。而且,衝動已漸趨平淡,激情被常情取代,懸念被一覽無餘。所以彼此間才會變得心灰意懶,而且常常互相挑剔和指責。

戀愛是激情和理想的宣泄,婚姻則是平凡而現實的生活。戀愛和婚姻並不完全一樣,隻有進行適當的轉變,才能有效避免婚姻的困惑。像胡波和劉慶這種狀況,是許多夫妻都曾經曆過的,幸運的是絕大多數夫妻很快意識到問題的嚴肅及時做了調整,理解彼此的角色轉換,並由此適應了新的生活,開始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彼此。

對於角色轉換的適應,還要求夫妻間要有足夠的互相信任與理解,夫妻雙方的互相理解是基於同理心。

有個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裏。”這句諺語講的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一詞源自希臘文empatheia(神人),原來是美學理論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觀經驗的能力。現在,我們普遍認為同理心是個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

溝通中,同理心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兩性世界中,當與愛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你的伴侶會說:“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和我一樣呢?”他在要求你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他想讓你明白他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這便是同理心。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生活中總是充滿了矛盾。但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理解就夠了嗎?是不是還有更深層麵的東西呢?

萊曼兄弟公司是1850年由萊曼三兄弟:亨利·萊曼、伊曼紐爾·萊曼、邁耶·萊曼創辦的。經過三兄弟的苦心經營,該公司擁有資本約25億美元,是華爾街曆史上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

但由於兄弟三人彼此難以容忍對方的缺陷,最終導致公司破產。亨利·萊曼是個事業型的領導者,凡事從大處著眼,公司很多計劃都是他製定出來的;伊曼紐爾·萊曼則是精細的後勤人員,善於組織內務,精於算計;而邁耶·萊曼則脫離了他兩個兄弟的方向,他的目標是創辦自己的企業。邁耶·萊曼根本不顧及他的兩個兄弟,一味地為自己將來的大企業著想,同時另外兩人也置邁耶·萊曼於不顧,隻顧整個公司的繼續發展,這樣,矛盾便產生了。

後來,邁耶·萊曼再也無法忍受集體(公司)的束縛,離他們而去,整個公司也隨之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