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義卻是個愛國之人,在看到洋人對中國犯下的罪過,中國卻無力回天時,以滿腔熱血來報答祖國,就這樣他參兵,因為自己的付出,讓他當上了副將這個職位。而此時追他的正是他的上司
柳成虎。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晉封一等肅毅侯,諡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國清末重臣,同時是將領兼外交官,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淮軍創始人和統帥。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1896年4月30日,由沙俄提名,改派媚俄的李鴻章出使俄國
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到達彼得堡。
而文義是崇拜李鴻章的,因為他的創新精神,和他的思想,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以義和團叛亂挾持清廷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英國及美國對李鴻章最為著名的評價: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麵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為獨特的人物。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出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三十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其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日本人對李鴻章的評價是: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在他的手上辦事,他想成為那樣的人。
而現在。
爹、娘、哥我這就去見你們,啊文義悲傷的說道。
文義啊!你怎麼這麼傻啊!可能有機會呢。柳將軍悲痛道。心裏在想有機會嗎?這不過是自己的幻想罷了。
那天母親節,你在幹嘛,你們在幹嘛。
想著那天我將要離家求學,母親哭了,我問:“她為什麼哭啊!現在我不是考上大學了嗎?你應該開心才對啊!”這一說母親哭的跟凶了。
一直到這次母親節老師讀的這首唐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的眼淚我才明白。
我這個人,這一生,誰都不欠,隻欠母親的,沒有能在他的身邊服侍十年、20年甚至是一輩子,使我感到內疚。
我的這段話可能不會影響你們很久,但是我希望你們聽到這句話,用孝順下他,不要那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啊!
祝全天下母親節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