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熊章身上所流露出的霸氣,以及無與倫比的自信,讓孟嬴深深地為之折服。
從熊章的話語中,孟嬴聽出了他的野心。
如鴻鵠一般,誌向遠大!
……
半個月後,熊章一行人終於趕到城父。
這裏原本屬於陳國的夷邑,楚人滅陳之後,夷邑便劃歸楚國治下,改名為“城父”。
楚王居為公子棄疾的時候,被立為陳公、蔡公,基本上就管轄著陳、蔡兩國的城邑土地。
楚王居繼位後,為與各諸侯國和好,便立陳哀公之太孫公孫吳為陳國君主,蔡靈侯之弟公子廬為蔡國君主,恢複兩國。
楚國方城以北,熊章屯兵於城父的話,與之接壤的諸侯國可不少。
分別是:鄭、蔡、陳、許、頓,五個諸侯國。
除了鄭國之外,全是楚國名下的附庸國。
頓國是一個彈丸小國,不值一提,許國更是早已經名存實亡,都城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而且定都的地方,皆是楚國的地盤上。
所以,熊章屯兵於城父,要直接麵對的壓力,就一個鄭國。
當然,倘若霸主晉國再次大會諸侯,舉兵進犯,熊章是根本頂不住的。
如今楚晉兩國交惡,跟鄭國的邦交關係也是漸漸惡化,很難保證不會爆發大戰。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楚國的儲君,熊章現在的權力是極大的。
方城以北的城父、葉、容、角、柏、棠溪、域林、犨、櫟、魚陵等十五座城邑,都歸熊章管轄。
是名副其實的軍政一把手!
派公子出鎮一方,這已經是楚國的老傳統了。
熊章巴不得自己被外放出去,以便於能大展身手。
此時,以緞帶束發,穿著一襲白色武士服,外罩一件紅袍的熊章,在伍員、伍尚等人的簇擁下,搭乘戎車,來到了城父邑外邊的楚軍營寨門口。
“臣司馬奮揚,參見太子!”
奮揚領著一眾楚軍將領,早早地等候在這裏。
見到熊章的身影後,他們立刻畢恭畢敬的躬身行禮。
司馬奮揚?
其實,奮揚並不是姓“司馬”,他是城父司馬,為官名,主管軍中的糾察、司法等事。
如果按照這個時代的傳統,說不定奮揚的子孫後代,將以“司馬”為姓氏。
就跟齊國的田穰苴,被稱之為“司馬穰苴”一般。
眼前的這個男人,熊章依稀記得,在原來的曆史上,司馬奮揚是一個忠義之人。
在楚平王密令司馬奮揚殺死太子建的時候,是他故意透露風聲,讓太子建逃亡出去。
如若不然,說不定太子建當時就已經死在自己的國人手中……
“奮揚,不必多禮。爾等平身!”
“謝太子!”
奮揚出聲問道:“太子,是否擊鼓聚兵?”
“暫時不必。”
熊章搖搖頭道:“我先視察一下士卒的操練狀況。”
“太子請!”
在一眾楚軍將領的陪同下,熊章進入營寨的校場上,看著正在操練過程中的士卒,不由得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