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第10章嚶其鳴矣求其友聲(1 / 2)

我們中國人民,是處在曆史上災難最深重的時候,最需要人們援助最迫切的時候。《詩經》上說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們正是處在這種時候。

——《斯大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57頁)“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出自《詩經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既有肥,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矣。

1.丁丁(zhēng):砍伐樹木的聲音。2.嚶嚶(yīng):鳥鳴聲。3.遷:升。4.喬木:高大的樹木。5.求其友聲:呼求朋友的聲音。6.相:看。7.矧(shěn):何況。8.伊、生:助詞,無實意。9.神(shèn):謹慎。10.聽:聽從;遵循。11.許許(hǔ):鋸木的聲音,一說為削木皮聲。12.釃(shī):用竹器濾酒去掉酒糟。13.有(xù):形容酒味甘美。14.(zhù):五個月大的小羊,泛指羔羊。15.速:邀請。16.諸父:對宗族中長輩的尊稱。17.寧:寧使。18.適:湊巧。19.微:不是。20.顧:顧念。21.於(wū):感歎詞。22.粲:幹淨的樣子。23.陳:擺列。24.饋:食物。25.八簋:言陳列食器之豐盛。簋(guǐ):盛食品的器具,圓筒形。26.牡:此處指公羊羔。27.諸舅:對異姓長輩的尊稱。28.咎:過失。29.阪:山坡。30.衍:水溢稱“衍”,此句形容酒多。31.籩(biān):竹編的食器。32.豆:木製的食器。33.踐:陳列整齊有序貌。34.兄弟:此指同輩親友。35.無遠:不要疏遠我。36.民之失德:人喪失了道德,特指交友之道。37.乾餱(hóu):幹糧,此指粗薄的食品。38.愆(qiān):過失。“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二句言人與人反目失和,往往因為一些極為平常的小事。39.(xǔ):澄濾。40.我:語尾助詞,以下三句仿此。41.酤(gū):買。42.坎坎:擊鼓聲。43.蹲蹲(cún):舞姿。44.迨(dài):趁著。45.暇:閑暇。46.(xǔ):甘美的酒。

這是一首宴請親友,頌揚親情、友情的的樂歌。詩歌的第一段以鳥的相求起興,揭示了詩歌的主旨。第二段寫詩人準備酒肴,灑掃庭堂,等待親朋好友們的到來。第三段寫相聚之人醉飽歌舞之樂。最後兩句是詩人期待下次再會的心聲流露。“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意指遷於高樹的飛鳥,尚能呼求其朋友的聲音,不忘在深穀中的同類。詩人以鳥比興,意謂:人即使升遷高位了,也不應該忘記舊友。後用此句比喻尋求誌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