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方社會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吸毒問題,屢禁不止,有增無減,甚至不少世界仰慕的矽穀創業家也成了癮君子。就犯罪方式而言,技術越來越先進,手段越來越高明,罪犯越來越有恃無恐。近年來,每年僅在美國就有兩萬人死於罪犯的屠刀之下。同性戀問題,同性戀者與日俱增,許多國家都一再發生同性戀者示威,要求合法化,不少大城市中形成同性戀區,並且日漸擴大。艾滋病問題,艾滋病開始廣泛蔓延,患者人數不斷增加。據估計到本世紀能達到1000萬人幾近西方人口的1%。環境保護問題,破壞環境的問題此起彼伏,森林麵積日減,油船不斷漏油,大氣不斷被汙染,臭氧層遭到破壞。
“外國的月亮究竟圓不圓呢?”這個問題也就不言自明了。然而,誰都不應該忘記提這個問題的目的,那就是借鑒前車,發展自己。還是用上集中說過的一句老話來總結:我們應該了解世界,但不是“中國式”的了解;我們應該發展自身,但不是“外國式”的發展。結束語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心更寬的河,沒有比情更深的海,沒有比手更多的錢,沒有比誌更堅的難。”
《一個中國人看世界》的續集又與大家見麵了。盡管《一個中國人看世界》得到地位參差、年齡各異的中外讀者的厚愛,盡管在這段時間裏我還出版了其他書籍,我寫續集的心情還是和當初一樣激動,我寫續集的態度還是和當初一樣虔誠,因為我永遠也不能忘懷兒時的情景。
有多少人在兒時就幻想著去遊曆世界呢?雖然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有些人卻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實現了這個幻想,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是泛舟“書海”邊了望彼岸的,我們是站在“書山”上舉目遠眺的,我們是在“書林”中幾番尋覓的。那時候,多麼想有一本客觀、真實地記述這大幹世界的書,由中國人,由和我們有同樣的膚色、同樣的臉型、同樣的民族感情、同樣的文化傳統的人寫的了解世界的書啊!可能是因為我們涉獵範圍有限,也許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我沒有找到,我的朋友們也同樣沒有找到。
二十年後,我們終於真的走向世界了。1979年,當我們這些首批出國進修人員在機場“中國海關”的標牌前,懷著百感交集的心情邁出一小步的時候,曆史已經悄悄地邁出了巨大的一步。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在邁出這一小步的刹那就憧憬著歸來的時刻,而曆史邁出的這一大步卻難以逆轉,中國走向世界了。我沒有忘記兒時尋找遊記的失望,我沒有忘記這一小步和這一大步的艱辛,所以,當眾多的親友屢次問我:“你在國外看到了什麼?”我就寫了一本書,這就是《一個中國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