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風景看多了,枯燥,無趣。
朱子順合上眼,不禁琢磨起薛哥那句“不容易”的話。確實之前的兩年,公司就像手握一把王炸的牌手,稀裏糊塗打下來,眼睜睜的好局,最後差點兒把自己玩兒殘了。
這應該和“華麗”的人員構成有很大關係,朱子順一直這麼認為。
公司管理層大部分是陶總的老部下。陶老爺子曾是國營毛紡廠的老廠長,華麗公司剛立項,董事會就高薪聘請了他,出任總經理。跟隨陶總來的人馬裏,就有當司機的侄子,還有薛哥。
池副總原是印染廠黨委宣傳部長,屬於組織重點培養的梯隊年輕後備幹部;改革大潮湧動,池部長不甘在原企業“按部就班”。在紡織局擔任領導父親的支持下,一紙調令到了“華麗”,任命為負責經營的副總經理。
除了朱子順,池副總直管的經營部共有三名業務,一個是跟隨陶總從毛紡廠來的小範,另一個是投資方——大華投資崔董的公子崔明。
小範比朱子順大一兩歲,是個靦腆的小夥子。
據說他母親,一直在毛紡廠廠辦擔任老廠長秘書,陶總到了“華麗”,他母親托老領導,給當電工的兒子一個鍛煉機會,陶總是個念舊情的人,很快便把小範安排到了經營部。
崔明個頭不高,年齡也剛過三十。來公司前,在大華金店保衛科工作。他有個習慣,沒事兒時常常擺弄左手戴的兩枚大金戒指。人顯得老成持重,自帶幾分傲氣。
唯有朱子順是招聘進“華麗”的。當年辭掉啤酒廠銷售員的工作,來開發區“合資企業”他隻有一個目的,圖的就是比原工資多好幾倍的薪水。
這些人湊在一起,公司的牌子上寫的是“中外合資”,裏麵的囊還是大國營的模式。朱子順雖最年輕,卻是唯一和市場打過交道的一個業務。
“華麗”的設備,工藝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前期的市場調研表明,高檔人造毛皮在國內一直供不應求。
“華麗”未投產前,隻有國營通化人造毛皮廠,引進過一台德國設備,屬於一家獨大,完全壟斷著服飾市場。
不過通化廠設備是一台二手,老型號的,僅憑這一點“華麗”既有優勢,又有底氣。原以為,憑借陶總多年的紡織行業經驗,加上池副總“少年壯誌”,產品問世後一炮走紅,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時年輕的“華麗”人,個個都天真的這麼想。喵喵尒説
試生產出來的產品,沒讓大家失望。德國專家挑起大拇指,用剛學會的當地方言,連連說“血好!血好!”。“華麗”首批成品和德國原廠難辨雌雄,一模一樣。
朱子順還記得,公司為慶祝試生產成功,辦了一場犒勞全體員工的慶功宴。熱血噴張的池副總舉著酒杯,發揮著他宣傳鼓動的功底,每張桌前都有不同的祝酒辭。
來到經營部這張桌時,麵對直屬部下,池副總慷慨激昂,讓大家共同舉杯,扯著嗓子青筋暴露地大喊:“人造毛皮,華麗第一!大家有沒有信心?!”
崔明第一個呼應,一飲而盡杯中酒說:“通化廠算個啥,看我華麗滅了它。”惹得池副總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連連說“人才!”
陶總那天看得出也很開心,“點將”池副總,讓他把保留節目奉獻出來給大家助興,池副總手舉高腳杯,清唱了楊子榮經典唱段“今夜痛飲慶功酒”。雖說可能是因為高興酒喝多了,唱到最後氣力明顯不夠,“寫春秋”三個字最後是念出來的,但還是博得了滿堂彩。
那晚,池副總以他的才氣烘托出的熱烈氣氛,極負感染力的話語,朱子順覺得猶在眼前。
這天後,車間生產線開始滿負荷運轉起來,入庫的產品越堆越高。朱子順和他的業務同事也急於大展拳腳。他們拿著麵料樣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拜訪客戶之旅。
陶總,池副總很支持市場開發工作,麵包車,“皇冠”視客戶大小,路途遠近隨時可以申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