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今天是現實,明天是未知(1 / 3)

昨天代表著過去和努力,明天代表著未來和希望,今天則是一條紐帶,連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努力和希望。因此,隻有把握住了今天,才能鞏固昨日的輝煌;隻有把握了今天,才能實現明天的夢想。所以最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因為,今天是現實,明天是未知,我們應該學著在現實的基礎上去創造更美好的未知。

期待明天不如把握今天

有人說,人的一生共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就像是英語語法裏的過去時一樣,是已經發生並且再也無法改變的事情;明天,則對應著語法中的將來時,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期望,但又如同鏡中月水中花一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每一個人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把握今天。因為,隻有今天才是你可以改變的。把握好今天可以讓你消除因為昨天的錯誤而帶來的壞影響,同時也可以通過今天的努力去改變明天,實現自己美好的夢想。

李大釗曾經說:“我以為世界最寶貴的就是‘今’,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所以,如果不能夠把握住稍縱即逝的今天,那麼明天的你必定會為今天的所做所為而後悔。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期待和幻想明天的美好,不如當下積極努力,否則幻想最終隻會變成空想。隻有今天的實際行動才能夠成就明天的輝煌。

比爾·蓋茨說過:“要想成功,就要把握機會。”隻有把握住今天出現在你麵前的每一個機會,才能夠讓你預想的美好明天變成現實。

1975年,喬治與比爾·蓋茨同在哈佛大學就讀,並且還在同一個班級。有一天,他們的同學艾倫把一本剛剛出版的《大眾電子學》雜誌放在了兩人麵前。喬治懶洋洋地在椅子上坐正身體,他隨手把這本雜誌胡亂地翻了一下,之後就不耐煩地說:“怎麼這本雜誌連一張美女圖片都沒有呢?真沒勁!”然後就把這本雜誌扔給了比爾·蓋茨,站起來扭動著肥胖的身體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去“蹦迪”了。

比爾·蓋茨在翻開喬治扔過來的雜誌之後,很快就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了。這是一篇有關介紹個人電腦的文章,比爾·蓋茨一口氣把整篇文章讀完了。他深深覺得個人電腦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行業,而自己已經完全被這個行業吸引了。

這天晚上,喬治和女友在當地的迪廳一直玩到深夜,然而在同一時間,比爾·蓋茨卻徹夜難眠。在喬治向女友吹噓自己以後將會是一個大老板的時候,比爾·蓋茨因為受到那篇文章的啟發而正在苦苦思索未來個人電腦的發展趨勢。後來,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哈佛大學的學習,專心從事個人電腦的開發與研究。

當比爾·蓋茨和好友艾倫把這一決定告訴喬治的時候,換來的隻是冷嘲熱諷。喬治譏笑他們看不到未來的美好,隻是把短淺的目光放在了當下,所以喬治認為他們兩人一輩子也隻能賣賣電腦,根本就不會有大的發展。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好幾年。喬治依舊每天對未來都有不一樣的憧憬,這使他覺得自己好像已經成為了跨國公司的總裁一樣。然而,就在喬治荒廢虛度的幾年之中,比爾·蓋茨和艾倫每一天都在為著夢想艱苦努力著。終於,他們成立的微軟公司一步步壯大起來之後,喬治才明白自己當初的想法究竟有多麼愚蠢。

隻有把握今天,才能在明天馳騁風雲;隻有把握今天,才能充實虛幻的明天;隻有把握今天,才能造就明天的輝煌!這是比爾·蓋茨用親身經曆告訴給自己的子女以及更多迷茫的人們的一個答案。隻有把握住今天,才是最理想且唯一通往成功的選擇。

還記得兩兄弟的故事嗎:

有一隻大雁飛過,作為獵人的兩兄弟紛紛搶著要把大雁射下來。哥哥說:“我要把大雁蒸著吃。”弟弟卻爭辯說:“我要把大雁烤著吃。”因為隻有一隻大雁,所以在如何吃的問題上兄弟兩個爭論不出一個結果。等到兩人終於達成一致意見之後,再抬頭去射大雁,才發現大雁早已經飛走了。

這個寓言故事形象地說明了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不可以去期待明天,隻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把握住今天的基礎之上。如果連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能處理好明天的理想呢?

智慧箴言

每一天都是新鮮的,不要隻把目光放在對未知的渴求之上,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便終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期待明天的美好,就像是為自己樹立了奮鬥的方向;把握今天的機遇,才能促進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就像是想要百尺高樓就必須先要從地基打起一樣,把握住今天,你才能把握住真真正正的人生,才能讓自己的未來開出絢爛之花。

想好了就立即去做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定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但如果想等條件都完善了才開始行動,那你很可能永遠都不會開始,因為總是會有些事情準備得不是那麼充足,或是錯過時機,或是競爭太激烈。現實世界中沒有完美的開始時間,你必須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就行動起來,隻要想好了就立即去做。快速行動遠比待在原地空想要有價值得多。

想法如何,本身並不重要,因為再好的想法也是要建立在行動的基礎之上的。一個完美的想法,隻有在被執行之後才會真正具有價值。好時機不是等來的,而是在實際行動之中創造出來的。如果你有一個覺得真的很不錯的想法,那就為它做點什麼吧。如果自己不行動起來,那麼這個想法永遠不會被實現。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在比爾·蓋茨身邊的一件具有深刻教訓意義的事情:

比爾·蓋茨的同班同學克拉克很優秀,他也預測到了個人電腦的發展前景。當初比爾·蓋茨邀請他一起退學開發軟件時,他認為自己的知識還不夠;當他取得碩士學位時,比爾·蓋茨已經成功開創了微軟公司;當他取得博士學位、有足夠的實力開發軟件時,比爾·蓋茨已靠開發windows電腦操作係統而成為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是看準一件事後就會立即行動的人,而克拉克卻和他完全相反。在克拉克看來,如果自己不是準備充足的話,就永遠不可能邁出行動的那一步。隻是可惜,一個人的準備工作是永遠不會結束的。在他的臆想中,可能會出現無數個意外情況,因此也就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對付這些意外。其實,在真正的操作實踐之中,你原先設想的情況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所以之前所有的努力完全都有可能是在做無用功;又或者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意外,而你又不得不打亂所有的工作節奏重新來過,費時費力且還會影響事情的進展。

人們習慣於做事總往後拖延一步,總願意在行動之前先要讓自己享受一下最後的安逸。隻是在休息之後又想繼續享受,這樣直到期限已滿行動也還未開始。結果就是拖延直接導致行動的失敗。

比爾·蓋茨認為,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總是能夠在對一件事情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因為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新的問題,如果一直忙於處理問題,則我們所能做的事情也就僅僅限定在處理問題之上了。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不知迷死了多少女人。

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列出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於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都隻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說:“您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

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在去世的時候留下一句箴言:“人生不能猶豫,隻要想好了就去做,才能讓人生沒有後悔。”

想好了就去做,並不是做事武斷,而是建立在對自身實力有把握的基礎之上才采取的行動。養成立即行動的習慣,也就是立即把思想付諸行動的習慣。順應客觀規律,加上主觀努力,力爭從風險中獲得利益,這是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智慧箴言

每個人都有著豐富多彩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憧憬,若想要這一切都變成現實,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站起身來立即行動。不要責怪自己的準備還不充分,人生是一個大舞台,你所需要的經驗和教訓這裏全都可以教會你,而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好之後立即行動。有理想而不去實現,有計劃而不去執行,最終隻會使各種憧憬、理想、計劃被泯滅。

永遠都要先人一步

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均等的,但是為什麼有人能夠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卻隻能甘當生活之中的失敗者呢?麵對未知的將來,有的人懷著恐懼與惶惑的心情,焦急地在門外等候;而有的人卻鼓起奮鬥的勇氣,走上前去推開了那扇大門。每個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之上,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果斷地采取了行動,而有的人卻畏首畏尾,永遠跟在別人後麵,步他人的後塵。

永遠都要先人一步,這是成功的秘訣所在。先人一步,可以讓你獲得主動的地位,從而占據更加有利的因素。機會雖然重要,但是對於機會的反應同樣十分重要。當久久期待的機會來到自己麵前的時候,反應敏捷的人可以捷足先登,而反應遲緩的人卻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張望。但是,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所以,先人一步,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機遇。

比爾·蓋茨對兒女說:“如果你能夠做到先人一步地考慮問題,當別人還在為眼前的困難擔憂的時候,你已經再想著下一步棋應該怎麼走了,成功必將屬於你。”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電腦對當時的人們來說絕對是個稀罕物。可是,比爾·蓋茨當時卻已經敢於涉足這一行,並且他並沒有把這樣的想法隻停留在空想階段,不僅先人一步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更是先人一步地采取行動,所以才有後來微軟的成功。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但為什麼有很多人卻捕捉不到?就像是在狩獵一般,等待的獵物出現之後,為什麼有的人卻如同什麼也沒有看到一樣讓自己的獵物悄然溜走呢?發現機會很重要,抓住機會更重要,這就需要我們有先人一步發現並抓住機會的準備。如果隻是在等待,那麼你永遠也等不來成功;而如果提前做好準備,那麼當機會出現的時候,你就可以抓住它,順利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三個人一起散步,其中一個忽然發現前方有一枚閃閃發光的金幣,眼神頓時凝住了。幾乎同時,另一人大叫起來:“金幣。”話音未落,第三個人已經俯身把金幣撿到自己手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機遇麵前,眼快嘴快都不如手快。每個人都有發現機遇的眼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先人一步地采取實際行動。如果沒有行動,單純地隻是站在機會的大門之外遛彎,那麼成功的大門將永遠不會向你開啟。

機會是一種稍縱即逝的東西,在機會還沒有來臨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並且在等待中為機會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蓄勢待發的等待,就像是拉滿的弓箭一樣,一旦發現目標,便可以全速前進,直達夢想的最終點。

智慧箴言

永遠都要先人一步,一方麵要在準備工作上比別人做得更加全麵,隻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資本和他人一起爭搶即將到來的機遇;另一方麵是在機遇來臨的時候,要有善於發現機遇的眼睛;此外,積極主動地展開行動才是至關重要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做好這三級跳,每一步都比他人多邁出一點點,最後取得的成果也必定會比他人多一些。

成功源自積極的態度

每個人都渴望著成功,可是有的人隻會消極等待,就像是守株待兔的那個人一樣,總是希望天上會憑空地掉下餡餅來。而有的人則在積極態度的指引下,主動去敲開成功的大門。

對於一個人來說,什麼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呢,是天時、地利、人和?還是年輕、美貌、智慧?這些答案都不全麵,若是沒有積極的心態指引,天時、地利、人和可能會變成眾人的背叛,年輕、美貌也就成了空虛的外表,而智慧、需要在積極態度的指引下才能發揮其功能。積極的態度是成功的開始,同時它也是我們走向更美好生活的起點所在。

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講“態度決定命運”。成功者總是擁有積極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以及頑強的意誌力和奮鬥力;失敗者卻總是在消極情緒的陰雲下籠罩著,仿佛他們的世界之中隻是充滿了悲傷。

比爾·蓋茨曾經對下一代寄語說:“你的困境並不是你父母的錯。”在比爾·蓋茨看來,造成困境的隻能是自己。該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學習、工作和生活,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清楚的事情。

在IT行業供職的人都知道,當初比爾·蓋茨宣布進軍互聯網的時候,市場上90%的瀏覽器並不是微軟公司開發的,可是僅僅在兩年之後,微軟IE瀏覽器的市占率已經達40%。是什麼促使著比爾·蓋茨的成功呢?

在比爾·蓋茨的回答之中,他隻是簡潔地說了三個字:意誌力。作為一個計算機行業的巨人,他的意誌力是驚人的。隻要他決心做出改變,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比爾·蓋茨主導了所有的組織變革和產品研發方向,IE3.0版以後的瀏覽器功能大幅革新,終於追上並最終擊潰所有的競爭者。

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比爾·蓋茨積極行動的態度。麵對強大的競爭壓力,他沒有選擇退縮和逃避,而是選擇了急流勇進。比爾·蓋茨成功的概率其實並不大,可是他卻不會放棄,他的內心在不斷慫恿著自己向前進。正是因為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和不畏艱難的積極態度,才最終促進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