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在我國古代是官府掌管文書的地方,後來引申為書房。筆、墨、紙、硯被譽為“文房四寶”,這個稱謂開始於唐宋,沿用至今。文房四寶又有“文房四士”、“文苑四貴”、“文房四物”等別稱,有時特指湖筆、徽墨、宣紙、端硯。

在傳統文人的觀念當中,筆墨紙硯不僅隻是書寫的工具,而且還是中華傳統的載體與象征。古人認為墨為陽,紙為陰,筆是連接陰陽的中介,硯是調和陰陽的載體。中國傳統文化高遠、幽深的哲思,正是通過文房四寶這樣一些有形的器物來顯現的。明白了這些道理,就不難理解古人在文房四寶中寄托的情感有多麼深厚了。文房四寶一直是文人雅士書齋中的珍愛之物。正因為文人學士對文房四寶的雅愛,所以對“四寶”的設計、選材、款式、製作也越來越精。圍繞“四寶”又生發出更多的文房用具,形成了文房用品的龐大家族。

為了使讀者對筆墨紙硯有一個全麵的了解,本書按筆、墨、紙、硯的順序(內部又以曆史年代為序),用故事的形式,以著名曆史人物對筆、墨、紙、硯的發明、改造和使用為中心進行介紹,並在介紹中配以相關實物圖片、書法作品、故事插畫加以說明,用淺顯樸素的語言對每種文房用具的產生、發展及文化價值進行敘述,使讀者在了解器物的同時,增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

由於我們精選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具和相關故事,因此整本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於一體,讀起來既深入淺出,又有理有據。我們衷心地希望讀者在閱讀此書時會有所啟迪,有所獲益,那將是我們編者最感欣慰的事情。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