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滿足並不一定是壞事——如果它能夠成為你進取的動力的話。但千萬不要因為盲目羨慕別人而讓自己落入了憂鬱的陷阱。並且還要了解,別人手裏的糖未必比你的甜,真正的滋味隻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他要到另一個村莊去辦事,途中要經過一座大山。出發之前,家人囑咐他:如果遇到野獸千萬不要驚慌,隻要爬到樹上,野獸就奈何不了你了。
年輕人走到中途,野獸果然出現了,一隻猛虎飛馳而來,於是他連忙爬到樹上。
老虎圍著樹咆哮不已,拚命往上跳。年輕人本想抱緊樹幹,卻因為驚慌過度,一不小心從樹上跌了下來,剛好跌在猛虎背上。而老虎也受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他隻得抱住虎身不放。
另外一個路人不知事情的緣由,看到這一場景,十分羨慕,讚歎不已:“這個人騎著老虎多威風啊!簡直就像神仙一般快活。”
騎在虎背上的年輕人真是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風快活,卻不知我是騎虎難下,心裏怕得要死!”
每每我們看到一些威風八麵的人時,心裏就會羨慕不已,可是也許那些隻是表麵現象而已,豈不知他正愁苦不堪、不知所措。如果真的這樣盲目地去羨慕別人的話,遲早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嚐到騎虎難下的滋味。或者現在你已經在痛苦地品嚐這種滋味了?
蕭伯納說:“你可知道,人類總是高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之價值。”的確,這就是人類最大的悲哀:我們總是去羨慕別人、看著別人,對自己已擁有的東西卻不在意,也不知道珍惜。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富有,因為他們的眼睛盯著別處。
有這麼一句名言:“一個女孩因為她沒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見一個沒有腳的人。”世間很多事情,常常是我們擁有的卻沒有珍惜,直到在失去之時,我們才追悔莫及。完美的人生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得到想要的東西,盡力去爭取;第二是享受擁有它的每一分鍾。然而,通常的情況下人們隻會朝著第一個目標邁進,卻從來不拿正眼看看第二個目標,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享受。
想想吧,你現在擁有的東西是多麼充裕啊!如果總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足,那麼你的眼光一定一直盯著別人手中你所沒有的東西。試著把羨慕別人的眼光收回來,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珍惜自己當下所有,這樣才不會心累,才能得到平靜的幸福。
活在自己心裏,而非別人眼睛裏
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很關心別人眼中的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於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我們凡事都想做得盡善盡美,總想超越所有人。帶著這樣的心理壓力,我們往往將自己置於一個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軌道上。
一個人隻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應該被表揚。每當做完一件事,都可以說自己無愧自己的內心,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就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而沒必要將精力浪費在關注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上。勇敢的心絲毫不擔心孤獨,隻要心裏充實了,又何必在意沒有得到鮮花和掌聲呢?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生活,愛惜自己。因為生命是短暫的,沒必要委屈自己,以免造成遺憾,最重要的是做真實的自我。你不需要告訴別人你的缺點或弱點,但是太小心了,就會對別人的存在過於在意。假如你一直認為別人可能在背後對你指指點點,而拒絕去相信朋友和社會,這也是人生一件憾事。
事實上,人生在世,超過別人不是最終目標,我們是為了自己而生活。人活一世,應該將實現自我價值和珍惜自我作為目標。然而我們要記住,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否,並不取決於自己是否比別人優秀,而在於是否可以從精神上獲得滿足。
如果你可以獲得別人所渴望的幸福,那麼又何必在意自己看起來是不是優秀呢?關於這一點,珍妮的做法值得效仿。
一天下午,珍妮正在彈鋼琴,七歲的兒子走到她身邊。他聽了一會兒說:“媽媽,你彈得不太好呀?”
是的,是彈得不太好。隻要是學過彈鋼琴的人聽到她的演奏都會忍不住皺眉頭,但是珍妮並不介意。很長時間以來,珍妮就是這樣彈的,但自己感覺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