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問題不在於比不比,而在於為什麼要比?究竟要比什麼?如何比?如果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公平的環境下,和大家一起競爭。如果取得了勝利,固然值得慶賀;可是,如果是輸了,也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一來,這裏的競爭、比賽,也僅僅是一場遊戲而已。
可是,很多時候,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在支配欲和征服欲兩種力量的驅使下,這種自尊心和虛榮心會不斷地膨脹。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強烈到能夠觸動自己神經的時候,他就會如同著了魔一般,去和別人進行攀比。比如,當你發現別人購買了一雙名牌皮鞋的時候,你會買一雙比他更貴的;當看到別人添置了一套高檔音響的時候,你也會買一套比他更高級的……這樣的事情,將會在你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出現,你又怎麼會體會到快樂呢?
經曆過所有這一切之後,你也許會贏得“別人”羨慕的眼光。但是,除了在公共場合擁有一兩點流光溢彩的光鮮和熱鬧以外,你能真正地體會到開心嗎?當你發現,這樣的攀比生活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少快樂的時候,你就會體會到:其實,自己過得並沒有別人想象中的那麼好。
一個人,如果總是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中,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痛苦,還會讓自己的人生變成一種悲哀。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短暫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更是不多,為什麼不能為了自己開心而活呢?
在茫茫人海中,每個人都是這獨特中的“一個”。我們沒有理由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和標準裏,不管是快樂,還是幸福;不管是痛苦,還是悲傷,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和別人沒有關係。
當你把“過得比別人好”作為人生終極目標的時候,你就已經陷入一個不能自拔的圈套。這個目標就像是童話故事裏的紅舞鞋一樣,不僅漂亮、妖豔,而且還充滿誘惑,讓每個看到它的人都躍躍欲試。可是,在你試穿之前,一定要明白:這種鞋穿不得,一旦穿上,想脫下來就很難了。在這種目標的驅使下,每個人都會竭盡全力地旋轉,一點兒都不會給自己留有休息的時間,雖然在心中充滿了疲憊和厭倦,但在我們的臉上依然得掛出快樂的微笑。
其實,快樂是一種絕對自我的感覺,是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平和與協調。不管我們過得快樂還是不快樂,不管我們過得好還是不好,終究都得回歸自我。隻要你覺得自己是快樂的,那你就是快樂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覺不到快樂,不管在別人的眼中你是如何風光,在你的內心深處仍然會是一片冰涼。
雖然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樂。可是,當我們明白了自己這一輩子究竟想要獲得什麼的時候,我們也會更加堅定自己的快樂觀:要快樂,容易;要比別人快樂,很難!
總認為別人的糖比自己的甜
很多小孩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即總覺得別人手裏的玩具比自己手裏的更好玩,別人嘴裏的糖比自己嘴裏的更甜,別人正在做的事比自己正在做的事更有意思……於是我們經常看到小孩為了爭奪別人手裏的東西而大打出手。
其實,小孩的這種心理就是人類原始欲望中的一種——比較心理。不少成年人也保留著這種比較心理,他們總認為愛不到的人才是完美愛人,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有一對夫婦在逛百貨公司,剛好遇上名牌女裝特價促銷,一群女士們擠在一個攤位上選衣服。
太太拿著衣服在身上左比右比,還是下不了決心。“喂!你看這件好不好?”太太希望能從先生那裏得到答案。
這時,她一抬頭,見到對麵有位小姐,手裏拿的那件上衣的顏色要比自己手上的好看,款式也新穎一點。
“放下,快點放下……”太太眯起眼睛盯著那件衣服,心裏開始默念。
說也奇怪,她的默念果真奏效,念著念著,那小姐竟然就真的放下了。她馬上伸手,抓過那件衣服,身手敏捷、動作利落。
“今天運氣可真好!”太太付了錢笑嘻嘻地對丈夫說,“這件衣服差點兒就被那位小姐給搶去了。”
先生揚了揚眉毛,笑道:“是啊!我想那位小姐心裏想的和你一樣,她現在正開心地抓著你原先拿的那一件呢!”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可笑,可是卻不乏真實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是常常都在盯著別人手裏的那件衣服嗎?總在盯著別人比自己多擁有了什麼,卻從來不去想自己也同樣被別人注視著。我們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其實已經被別人眼紅好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