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一般都十分敬佩那些能力強的人,也時時要求自己不斷地向他們學習。可是,有些卻會因為這種不正確的羨慕和嫉妒心態,給自己的肩上加上了一個又一個包袱。理想,雖然是人生進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過度地追求理想隻會累了我們的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無奈。就連生活本身,也存在著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有讓人回味的地方,我們都應該懷著美好的願望期待生活。從現在開始,學著放下吧,隻有這樣,你才會有所得有所樂;隻有這樣,你才會減少心累的感覺,才能讓自己在愉快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再忙也要騰出時間來休息
有這樣一個笑話。
很久之前,有一匹千裏馬非常勤奮,它覺得如果休息的話,很多時間就都被浪費了,於是這匹馬一直馬不停蹄地奔跑,結果很快這匹馬就累死了!
生活中,很多人扮演的就是那匹馬的角色,嘴裏喊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很忙!”為生活忙,為事業忙,為家庭忙,為理想忙……日複一日地奔走忙碌。人們擔心,如果大家都在馬不停蹄地奔走而自己停下了,那勢必會被遠遠甩在身後,想要追上就沒那麼容易了,逆水行舟的真理已經占據了人們意識的很大一部分。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慣性,忙碌已經讓人們停不下來,當“忙”成為生活的常態之後,“閑”就會變得格格不入。但是,再忙也不能忘了讓自己休息,否則就會成為刹不住車的馬,遲早會被累死。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南寧台主持人徐謹猝死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誰會想到一個正值身體旺盛時期年僅26歲的年輕男子會轉眼間就一命嗚呼了呢?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命會這麼短,他一手開啟的大好前程還沒有來得及去享用就已經被判出局,怎能不叫人扼腕?
沒有人願意相信病魔有一天會找上年輕的自己,偶發事件也沒有以偏概全的威力。但是我們也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清醒的認識,你是不是記憶力大不如前了?是不是開始脫發脫得很嚴重?是不是開始覺得力不從心?是不是也有腦子不夠用的時候?如果有,那麼就說明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我們忙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好更舒適的生活,但是如果我們失去了健康的身體,又拿什麼去享受這美好的幸福呢?我知道你很忙,忙到連吃飯睡覺都要拿分秒來計算,可是聰明的你也要學會忙裏偷閑的本事,才能讓自己的身心都不那麼疲憊。
人總是需要休息才能恢複精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不是嗎?你可以在工作的間隙聽一段音樂,或者跟同事聊聊天、喝喝茶,其實耽誤不了多長時間,卻能讓你思維更加開闊;你可以在上下班的途中放下心中的焦慮用心去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不要因為那是你已經熟爛了的路而忽略它,從一草一木到一花一樹,再到一人一事,它每天都在改變著;回到家也不必急著把公事包裏的文件掏出來,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你也沒有必要那麼拚命,坐下來喝杯茶看看電視裏有什麼樣的新聞,順便了解一下自己現在已經“Out”到什麼程度,然後熬上一鍋好湯或者香濃的小米粥,犒勞一下忙了一整天的雙腿、雙手和雙眼;即使要加班,也不要讓自己睡得太晚,睡眠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證,今天的睡眠時間你占用得太多,就不要怪明天打瞌睡的頻率增長迅猛。
“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這是《無間道》裏麵的經典台詞,但它不僅僅適用於主人公,對於忙碌中的人們也同樣是真理。不要妄想讓忙碌透支自己的時間,你現在透支得越多將來要還的也就越多,而且是以“利打利、利滾利”的複利形式來計息的。你現在也許還沒有這個意識,但是當你真正意識到的時候恐怕已經晚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學會休息吧,你用不著去豔羨前麵那匹比自己跑得更快的馬,也不要擔心後麵的馬會馬上超過你,跑得快也好,慢也罷,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跑得開心,跑得輕鬆、愜意。
如果隻是為了生活,那就更沒有必要讓自己如此奔忙,正像某位成功人士所言:“人生哪有死結?想通了,不過是饑來餐飯倦來眠。”所以,人們完全沒有必要讓自己成為旋轉籠裏不停奔跑的小白鼠,生活在那裏,你又怎麼可能跑得出去?不如停下來歇歇腳,然後欣賞一下這個小籠子,看看明天是不是能夠換一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