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蔣介石派孫科來拜訪馮玉祥,馮玉祥待之以家常飯,吃的是饅頭、小米粥,隻有四樣小菜。孫科吃得津津有味,他說:“我在南京每天都是山珍海味,卻沒有馮先生的飯菜吃著香甜。真怪!”
在崇尚簡單生活的人的眼裏,這才是生活的真味。無論這個人是保姆還是財團總裁,是將軍還是小卒,是一個隱居者還是一個百萬富翁,隻要他們都能夠簡化生活,就可以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簡單”的關鍵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內心感受,正如素食主義隻是簡單主義者的一種選擇,但不等同於簡單生活的實質一樣。簡單生活可以有不同的形式,隻要你的心靈純粹,你就是幸福的。
簡單是我們麵對這個物欲橫流、繁忙浮躁的時代的一個訣竅。簡單是一種心靈的純化,它是統合,是安定,是整頓,是率直,是單純。簡單的飲食,有規律的作息製度,這些都是簡單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簡單化就是在喧囂的都市裏追求一份寧靜。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過簡簡單單的生活太脫離現實。大千世界,或許很多人追尋的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生活。相反,大多數人都不滿足於過簡簡單單的生活,他們不斷追求物質財富,離簡簡單單的生活越來越遠。多少人周旋於官場,阿諛奉承,就是想要謀得權位。他們將原本該享受生命、享受生活的時間用來為自己謀取物質利益。多少人不惜利用友誼、背叛朋友,“座中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然而,就是因為這些,人們才越發覺得寂寞、空虛、煩躁和焦慮,人的心情就像是一架不平衡的天平,處於左右搖晃之中。我們要不斷地給自己增加心靈的砝碼,在天平的另一端則是我們的現實生活,砝碼越多,天平越是傾斜,因而我們也就越來越不滿足於現實生活。這些都是欲望的作用,所以我們才會活得這麼辛苦,我們的心才那麼累。
試圖將生活複雜化,是人的一種貪婪。聖經上說,貪婪的人一定會被懲罰,不要等到來不及了再後悔,畢竟時光不會倒轉。今天,我們處於激情、欲望、焦慮和躁動的包圍之中,那正是因為我們都過著類似“雞肋”般的生活,徘徊在“確定”與“不確定”的心理結構中。靜下心來想想,我們其實都被繁雜的事物遮蔽了心靈。
當我們絞盡腦汁思索一個問題而沒有答案時,我們可以轉換一下角度,可能你會發現,事情原來很簡單,答案就在我們自己手中。幸福,原本很簡單,就是充滿愛,平坦而又充實的生活。當我們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時,我們不如抽身而退,回轉頭來嗬護那些平凡的時光,沒準兒會發現我們渴望的幸福正懸掛在生活的細枝末梢,靜靜等著我們去發現。
簡簡單單地生活,找一份好的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得到別人的承認,這樣你就能從簡單和平凡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當別人問你,“這樣的生活豈不太沒意思嗎?”你可以挺直胸膛說:“沒意思?不會。我認真努力地生活,雖然簡單,卻是快樂的。”
總之,我們沒有必要去為自己編織生活的羅網,更沒有必要去掀開命運的掌心觀看它的掌紋。簡簡單單地去生活,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可以了。懂得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的人,終將得到完美、幸福的生活。
走出“活得累”的狀態
一位哲人認為,“活得累”的感覺是伴隨21世紀一同出現的一種流行的文明病。的確,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在複雜的生活麵前感到無所適從,他們背負著沉重的身心負擔,身心疲憊。
一次,一位企業家請醫生為其診療時,醫生告誡他要適當休息。這位病人馬上暴跳如雷,說:“我每天麵對的壓力有多大,工作多繁忙,沒有人能替我分擔。大夫,您想的到嗎?我每天下班都拎著一個沉重的手提包,裏麵有滿滿一兜要處理的文件呀!我活得特別累!”
“難道忙到晚上還要加班嗎?”醫生滿臉驚訝地問道。
“那些文件實在是太緊急了。”病人有些焦躁地回答。
“真的沒有人幫你分擔嗎?助手呢?”醫生問。
“不行呀!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呀!而且我還一定要盡可能更快些處理完,否則公司就會很麻煩呢。”
“好吧!現在我給你一個建議,你能全部照做嗎?”醫生說道。
病人聽完醫生的話,看著處方的規定——每天留出兩小時的散步時間;每星期抽出半天的時間到墓地一趟。病人滿臉不解:“在墓地待上半天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