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十年,遍於諸侯,君還記否?莫將餘情聽殘漏,隻為社稷報君侯,老夫鬢發已先秋,年少壯誌尚未酬。渭陰眾聞“蜀道難”,潁陽獨歎“將進酒”。酒醉更深愁更愁,心寄明月月如鉤。文章易成功難就,檻外空餘水悠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一腔報國心,供奉為翰林。醉倒酒肆中,天子呼不應。世間文人情,千秋萬歲名。便臥龍廷草狂書,書生隻筆卻強胡。詩成妝濃凝香露,清平三調宜聖主。便為聖主念朝朝,隻為貴妃情暮暮。朝朝暮暮誌如許,豈隨霓裳羽衣曲。落日城頭土分爨,學劍便為隨雕鞍。匹夫猶能臨死難,丈夫豈可醉酒酣。投筆請纓斬樓蘭,人幕誌在青海灣。兵敗須臾如山倒,忠心反被逐深山。誰與歎,誰與歎?空有誌,在邊關。塵衣袖風鬢絲亂,當塗江頭獨潸然。秋心有淚流如水,杯酒無味醉同歡。
君不見黃金台,幾人歡笑幾心寒。縱令蜀國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薦才。寶玉難從奪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昆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醉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比花寂寞。月斷風曉楚天闊,月既無言入城郭。
天何如之蒼蒼兮,乘大鵬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瀟灑兮,望環佩之陸離。其心也不悔兮,豈在乎功利。終其生於黃土兮,曆萬世而自然。成其名於後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祿高官兮濟世,雖富貴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夢兮,謫仙死而誰涕。
謫仙生時,不得其誌。將泣於文,將興於山,自適也。即萬古仰之,而今安在哉?然其處世為人,豈不為我輩圭臬乎?故曰:成矣太白,不朽太白!
【點評】
李白站在詩歌美學的巔峰之上,鐫刻於今人的集體想象之中,我們不斷以各種角度解讀他,以各種方式追思他。試看這篇出神入化的擬古駢文,方知作者已將這樣的熱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本文惟妙惟肖地模擬李白的文風,遒勁滄桑狂放不羈,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表現出雄厚的古文功底與修養。作者更如謫仙附體,哀歎一生動蕩壯誌難酬的苦悶,既表達了對李白詩才的讚歎,又從精神高度理解他的心境,可謂從最高的意義上向李白致敬。筆意縱橫,大氣磅礴,言辭凝練,格調俊逸,非一般人所能為。
永遠的譚嗣同
選自2009年四川高考作文
一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裏輪回,吾國吾民永遠銘記。
春風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條約不忍看。連年戰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台灣。
青山幽徑橫屍骨,驛路橋邊聞鬼哭。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鬱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何處猶唱後庭曲,一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瘡痍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湧向天拍。皇都少年與袖鬥,喚得日月不沉淪。
提倡西學廢科舉,西宮太後淚如雨。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風卷落花掃芳塵。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餘,從此不見結發妻。國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黃河嗚咽向天注,抽刀一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花冠不整小窗開,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煙柳何處覓郎蹤。小徑一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曲中有恨細細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分飛幽恨傳。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雲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一簾幽夢半湖萍。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鈴。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吹庭竹蒙玉塵。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畫船東去櫓聲遲。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點評】
借譚嗣同還魂,樹一有血有肉有情有愛之人,錚錚鐵骨與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遺忘,來世再續前緣。譚嗣同為英雄被銘記,被妻忍痛忘記今生之情,其實,兩者一樣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