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財富變遷與群體悲歡(7)(1 / 3)

賢內助樂見企業上市

2009年7月,霸王集團的赴港上市給廣東日化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與資本市場發生關係的陳啟源和萬玉華恍如夢中,這對夫妻也成為珠三角作坊式生產者豔羨的對象。 類似的事件如野火般在各地複製、燃燒,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浙江溫州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溫州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霸氣十足地宣稱到2011年溫州上市公司要達到30家。而截至2009年10月中旬,江蘇江陰和福建晉江,兩個縣級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達到23家和17家。

上市意味著要走向透明和規範,並更加關注企業業績可持續性地穩健上升,這是常識。不過我在上述幾個區域調查時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男人在外麵打拚得起勁,賢內助在家裏卻操心個半死——不為別的,隻擔心公司的不規範運作會帶來災禍。所以當區域內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時,更多家族企業中的夫妻會選擇“跟風”,他們的首要考慮是,上市至少可以通過好好包裝把自己的過去“洗白”;這也是這些地區的財務顧問公司生意興隆的重要原因。

這一思維雖略有偏頗,但卻是一種真實存在。不過,如果加上眾投行急功近利式的推波和當地政府追逐政績的盲目助瀾,上市這一“流行性共識”卻有可能潛伏危機——看看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們的不良口碑吧。

女性在基建、能源和資源等行業大都靜默

基於中國特殊的政經語境和行業特征,女性在基建、能源和資源等行業中大都充當幕後的默默支持者,較少走到前台。張雲芹(嚴介和妻子)、陳紅華(沈文榮妻子)、趙寶菊(王玉鎖妻子)、管亞梅(劉漢元妻子)、張唯(施正榮妻子)等皆屬這一類型,其家族企業所涉足的行業分別為基建、鋼鐵、能源、飼料及新能源。

嚴介和當年利用BT模式(Build-Transfer),僅在2002年一年就在江蘇省內通過承接近18億元的企業負債,一舉收購27家國有企業的股權,還順利獲得60億元的基建大單。嚴介和宣稱其執掌的太平洋集團“私有共用、私營共有,權力公眾化,資產社會化”,彼時張雲芹充當了其賢內助的角色。幾年後危機爆發,嚴介和無奈選擇左手倒右手,張雲芹走到前台,但業務已大不如前,關係網亦是舊有的順延。

陳紅華、趙寶菊、管亞梅、張唯則自始至終默默輔佐著各自丈夫,如今的沙鋼、新奧、通威和尚德分別是它們所在省乃至中國民營鋼鐵和能源領域的重要一員。但陳紅華嫁給“黨員沈文榮”後再沒拋頭露麵;趙寶菊無論在新奧遭遇危機還是美國能源部長來訪時亦未曾走到過前台;管亞梅在2004年通威上市時唯一一次出現在公眾麵前,亦未發表任何演講甚至鮮與賓朋交流;施正榮成為首富級人物、接受電視訪談時才在描述中簡略勾勒了張唯的鮮明個性:“在澳洲留學時她(張唯)說,如果我做跟專業不相幹的事情,明天就會跟我離婚。”

女強人多為“北方及中西部造”

或許與內地省份女性性格多為潑辣有關,100對夫妻搭檔樣本中,“女主外,男主內”類型中的女性,多為北方和中西部省市出品。典型代表為眾所周知的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丈夫蔡奎)、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丈夫為劉名中)、當當網聯合總裁之一的俞渝(另一位“聯合總裁”自然是丈夫李國慶)、重慶小天鵝餐飲集團總裁何永智(丈夫為廖長光),以及2009年“胡潤中國百富榜”上的黑馬富豪、人和商業大股東秀麗·好肯(丈夫為英國人Hawken,弟弟戴永革為人和商業董事長)等人,她們的祖籍大都為東北、西部以及北京等地,性格外向,生性直爽,更適應拋頭露麵的角色——譬如張茵是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是重慶火鍋協會會長等。

“女主外,男主內”的特殊性注定會招致公眾更多的關注甚至猜測。隨夫姓的秀麗·好肯成為2009年10月的網絡熱門詞彙,而人們也從未停止對華寶國際董事長朱林瑤等人之丈夫的搜索和推測,富華國際董事長陳麗華顯然不在此列——她的“主內”的丈夫是《西遊記》中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

明星職業經理人習慣主動提及賢內助

百度一下“唐駿妻子”、“李開複妻子”等關鍵詞,出現的唐駿和妻子孫春蘭、李開複和妻子謝先玲的合影都不在少數。唐駿當年在北京郵電大學讀書時追求孫春蘭的經曆和情書,成為經典段子,並在他的年輕粉絲中廣為流傳;直到唐駿於2008年加盟新東家新華都,他仍不時以“我永遠不會有緋聞”式的言辭表露與妻子的相濡以沫。同樣,被稱為“青年導師”的李開複在演講時也常主動提起自己的情感經曆和婚姻之道,他甚至在2009年9月對外宣布創業的新決定時,麵對蜂擁而來的媒體,有選擇地將妻子拉出來做視頻訪談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