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海岸電台的責任區海區範圍是:大連的責任區海區範圍為渤海海峽、渤海、黃海中部和黃海北部;上海的責任區海區範圍為濟州、長崎、鹿兒島、渤海海峽、渤海、黃海南部、黃海中部、黃海北部、東海南部、東海北部、台灣海峽、台灣省北部、台灣省東部和琉球群島;廣州的責任區海區範圍為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廣東東部、廣東西部、台灣海峽、瓊州海峽、北部灣、海南島西部、曾母暗沙、巴士海峽、華列拉和頭頓;香港的責任區海區範圍為香港、廣東、東沙、西沙、南沙、琉球、峴港、黃岩島、民都洛、華列拉、北部灣、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台灣省東部等;基隆、花蓮和高雄的責任區海區範圍為:
台灣海峽、巴士海峽、東海海域和台灣省近海。
2.危險半圓與可航半圓
按熱帶氣旋的移動方向,可以把熱帶氣旋分成左、右兩個半圓。在南半球,左半圓被稱作危險半圓,右半圓被稱作可航半圓;而在北半球,情況則恰恰相反,左半圓被稱作可航半圓,右半圓被稱作危險半圓。同時,南半球左前象限和北半球的右前象限也都被稱為危險象限。
如果在缺乏氣象台發布的熱帶氣旋中心位置和移動方向等信息的情況下,船舶誤入熱帶氣旋區,這時,可以利用本船現場觀測的風向和風速變化情況,判斷出船舶處於哪個半圓,然後,就可以根據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航行法。如果船舶位於可航半圓,應以右舷船尾受風脫離,保持受風角30°—40°,如果船舶誤入危險半圓,應使船首頂風全速逃離,保持風吹向右舷10°—45°,直到離開危險區域為止。
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自然災害風險指在未來若幹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
為防範和減少災害的發生,對災害風險做充分的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掌握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社會、經濟、自然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各種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很多方麵,如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準、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建立災害信息係統和評估模式等。
1922年,中國大地還處於一片混亂時期,8月2日夜間,台風襲擊了廣東省汕頭地區,引起特大風暴潮災害,死亡7萬餘人,財產損失總額在千萬元以上。(千萬元是1922年的幣值),據《潮州誌》記載,台風使得山地動,潮汐驟至,暴雨傾盆,水深丈餘,沿海地區許多鄉村被卷入海浪……受災嚴重,還有整個村莊所有人畜生命財產完全化為烏有……2005年9月11日在我國浙江省台州市遭遇1956年以來最強的台風“卡努”。受其影響,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安徽東部也都出現了暴雨和大暴雨。浙江省的溫州、台州、寧波、金華等市局部造成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549.8萬人,農作物受災麵積為225千公頃,房屋倒塌7468間,死亡14人,失蹤9人。這與新中國成立前1922年登陸我國汕頭地區的那次台風使7萬多人喪生的悲慘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台風發生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相關部門以最快速度對防禦第15號台風做出全麵部署。
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主要領導親自動員部署,防汛指揮部緊急啟動防台預案,緊急轉移受災地區群眾135萬人,是曆次防範台風災害中轉移人數最多的。並且及時發出通知,宣布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一天,盡一切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溫州在樂清、永嘉、洞頭等區發布紅色預警信號。受台風“卡努”的影響,溫州機場當天取消所有進出港航班,該市的船渡已全部停航。
台風還會引發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一係列的自然災害。
狂風在陸上可直接摧毀不夠堅固的建築物,在海上可以掀起5米以上的巨浪,強烈台風中心附近還可能達到10多米的高度,往來船隻會被卷入海底。
暴雨能夠引發洪澇、滑坡、泥石流、疫病等災害。洪水淹沒田地莊稼、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損毀電力通信,使交通樞紐癱瘓等。
風暴潮是由於台風的狂風和極低氣壓的作用,在台風移向陸地時,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而形成的海洋災害。強烈的風暴潮能掀起5—6米高的海浪,使海水水位上升。如果與天文大潮相遇,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會造成潮水漫溢,海堤潰決,以致淹沒城鎮和農田,衝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
台風預警和相關防護措施
台風的警報有何標準?根據編號熱帶氣旋的強度和登陸時間、影響程度分為: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
在預報責任區與編號熱帶氣旋尚有一定的距離或者還沒有受其影響時,可以根據需要發布“消息”,報道其進展情況;解除警報時也可用“消息”方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