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災害預警機製
台風災害必須嚴格重視
台風的災害,主要表現在大風、風暴潮、暴雨、洪水、龍卷風和下擊暴流等諸方麵。當這些方麵一起作用時,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台風災害,給人類的生命財產、生活和生產,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帶來嚴重損失。宋代陸遊在《大風雨中作》描繪了發生在宋紹熙五年(1194年)八月二十三日台風過境的慘狀: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屋漏不可支,窗戶俱有聲。
烏鳶墜地死,雞犬噤不鳴。
老病無避處,起坐徒歎驚。
三年稼如雲,一旦敗垂成。
夫豈或使之,憂乃及躬耕。
鄰曲無人色,婦子淚縱橫。
且抽架上書,洪範推五行。
台風的大風,風力等級超過12級,能夠毀壞結構不堅固的建築或可移動的房屋。當影響我國的台風從東而來時,最大風速在它的北邊(極地方向),台風北邊經過的地方破壞性最強。原因是推動台風運動的風在北邊要加到台風的旋轉風上,而在南邊(赤道方向)要從旋轉風中扣除。這一原則也可用於向其他方向移動的台風。
台風向東海岸移動時,有一個指向海岸的海水傳輸。當風吹過開闊水域時,水表麵以下的部分也要運動。如果假設表層水分為若幹層,在北半球,每層水向上層的右邊運動,這種水隨高度的運動稱為埃克曼螺線,導致表麵風右邊的水的傳輸稱為埃克曼傳輸。因此,台風西側的北風導致了向海岸方向的埃克曼傳輸,海岸地區被海水迅速淹沒。
台風的大風也引起巨浪,有時高達10—15米。這些浪從風暴向外移動,以湧浪的形式把風暴的能量傳向遠處的海灘。因此,台風到達數天前,就可以感到風暴的效應。
雖然台風的大風造成巨大災害,但巨大的水波、狂浪和洪水會引起更大的破壞。洪水是由於風把水推到岸上,風暴的低壓也助長了洪水。低壓區使海洋表麵上升形成高水位,一般氣壓下降1兆帕,海平麵可上升約1厘米。這樣在台風中,形成一個巨大的圓形風暴湧,通常有50—100千米寬,它橫掃台風登陸的沿海海岸。風暴湧、大風和向海岸的埃克曼傳輸,產生風暴潮(由於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可使海平麵上升數米,淹沒低海拔地區和摧毀海邊的建築物。當它們伴隨正常的高潮汐時,風暴潮則特別具有破壞性。
台風的暴雨也是台風帶來的災害之一。台風本身帶有充沛的水汽,特別是在台風眼周圍的眼壁區,更是有暴雨和特大暴雨。螺旋雨帶,會帶來台風外圍的陣雨。此外,如果台風與周圍的天氣係統結合,如與西風帶的高空槽、冷鋒等相遇結合,會造成大範圍的降雨。台風暴雨往往可使一些地區河水猛漲,山洪暴發,引起水庫漫溢,甚至坍塌等,造成嚴重的洪水災害。
台風中也會產生龍卷,眼壁周圍的大雷暴也會產生下擊暴流,這時在地麵可以觀測到細長條的嚴重災害,加大了台風的危害性。這種細長條的災害究竟是龍卷還是下擊暴流引起,仍在討論中。
建立預警機製
借助船舶報告、衛星、雷達、浮標和勘測飛機的幫助,台風的位置和強度都可獲得,台風的運動路徑能被仔細監測,甚至台風未來的變化也能預先確定。當西太平洋台風向我國移來,並預計在未來2—3天後對華東、華南沿海有陣風8級的影響時,氣象部門要發布台風消息。當台風繼續向我國沿海靠近,預計36小時內將對華東、華南沿海某地區有陣風8級的影響時,發布台風警報。台風在未來24小時前後對我國沿海有嚴重影響,風力在10級以上時,就要發布台風緊急警報。隨台風警報時間的縮短,台風襲擊某一地區的可能性加大。當地居民也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做好預防準備,有必要的話,最好撤出這一區域。
我國從2004年8月起,在台風來臨前發布4種預警信號。
發布藍色預警信號是指,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並可能持續;此時電線呼嘯有聲,行人迎風行走感覺不便。
發布黃色預警信號是指,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並可能持續。此時小樹枝可能折斷、房瓦掀起,行人行走阻力很大。
台風預防和監測
發布橙色預警信號是指,12小時內可能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為10—1l級或陣風11—12級並可能持續。此時樹木可被摧倒,出行危險性很大。
發布紅色預警信號是指,6小時內可能受台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台風影響,平均風力已達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大樹可被摧倒。
隨著新的台風預報模式的開發和對台風特性認識的增加,台風運動和強度的改進預報會成為可能。但是隨著海濱地區人口密度的繼續增加,台風導致的潛在的災難性威脅在繼續增加。即使憑借現代衛星觀測技術,台風災難仍可達到大的規模和程度。最典型的例子是2005年8月下旬登陸美國的“卡特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