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台風預防和監測(5)(1 / 3)

在接近陸地時,熱帶氣旋進入岸上雷達量程範圍。在美國東海岸,從得克薩斯州到緬因州覆蓋著雷達網絡,雷達網絡可向海延伸到加勒比海群島最東麵的小安的列斯群島、向南呈弧形延伸到波多黎各東側。

與可見光和無線電波這類輻射一樣,雷達是電磁輻射,由發射台發出,又從一定的地表反射回反射台。反射輻射由接收器檢波,可提供兩種信息。第一種是由雷達掃描的物體形狀的圖像;第二種是被掃描物體的距離,可以通過測量信號發射和信號反饋間的時間來計算距離。跟所有的電磁輻射一樣,雷達以光的速度運行,所以根據雷達往返所消耗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雷達運行的距離。

使用不同的雷達波長來掃描不同的物體,3.94英寸(10厘米)的波長對水滴反射最強。風暴一旦進入雷達量程範圍,雷達就可以詳細展示風暴的雲和雨。

現在由於岸上的雷達正在升級為多普勒雷達係統,所以雷達的作用更大。

多普勒雷達係統可以準確測量反射波的頻率。

雷達波的傳播速度相同,但是在184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克裏斯蒂安·約翰·多普勒(1803—1853)對最初的聲波及後來的電磁波做了有趣的研究。如果靠近或遠離觀察者的物體發出的波傳送速度不變,從觀察者角度來看波的頻率會改變,這是因為波傳送的距離在改變。如果靠近波源,頻率就會增加,因為每個脈動都比它前麵的脈動傳送較短的距離。如果遠離波源,每個脈動就傳送較遠的距離,頻率就會減少。就電波而言,頻率增加會提高音高,頻率減少會降低音高。這就是奔馳的火車靠近時音高提高、遠離時音高降低的原因。就光波而言,頻率增加會使光更藍,頻率減少會使光更紅。多年來宇航員利用這一發現,來確定遙遠的星係以多快的速度遠離我們地球。

現在,雷達係統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把雷達信號顯示為塊狀顏色,這有助於氣象學家利用多普勒雷達更詳細地分析圖像,了解雲的大小、雨的種類和強度。

他們也能知道風暴旋轉的速度,因為風暴一側速度在減慢,另一側速度在加快。

避免颶風造成的巨大破壞

風、雨和咆哮的海洋都會造成巨大破壞,但是破壞的影響程度不同。例如,在1949年,風速為每小時135英裏(217千米)的颶風越過美國德克薩斯州,造成2人死亡,在農村,颶風對農作物造成巨大破壞。1967年,颶風“比尤拉”發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陣風超過每小時100英裏(160千米),造成15人死亡,其中10人死於洪水,5人死於颶風引發的155次龍卷風。

1989年發生的颶風“雨果”是美國曆史上破壞力最大的颶風之一。加勒比海島嶼上的強風達到每小時220英裏(354千米),美國大陸風速達每小時80英裏(129千米),並伴有風暴潮和龍卷風。颶風“雨果”總共造成43人死亡,風暴路經的幾個島嶼的房屋幾乎都被摧毀,在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5億美元。

1998年10月的颶風“米切”持續15小時保持每小時180英裏(290千米)的風速,在陸地上持續6—8天,造成75英寸(1905毫米)的降水。當颶風“米切”越過中美洲抵達美國大陸時,造成1萬—1.2萬人死亡,成為200多年來最慘重的一次颶風。

風暴潮使1900年的加爾維斯頓颶風危害性極大。美國曆史上代價最慘重的風暴是1992年的颶風“安德魯”,這一次颶風徹底摧毀了佛羅裏達州南部幾座城市,在巴哈馬群島、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羅裏達州造成300多億美元的損失。

做好預警工作

颶風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壞。有些颶風盡管也帶來猛烈的風、雨和海浪,但是結果並沒有想象的那樣慘重。顯然,如果當地政府知道颶風即將來臨,就應該了解颶風可能造成的破壞程度,預先警報颶風的種類和程度,這樣急救服務就會有效地發揮作用。很久以前,人們就已認識到警報的重要性。1873年,在熱帶氣旋靠近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之間的沿海之前,美國第一次發布了颶風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