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典型台風案例追溯(1)(1 / 3)

亞洲台風

熱帶風暴多發的2001年

居住在中國南部、中國台灣地區和菲律賓的人對熱帶風暴和台風不會陌生,2001年是熱帶風暴的多發年。風速的高低決定了風暴是否達到台風的強度。台風發生時,摧毀家園、剝奪生命的通常不是大風,而是大雨。

台風“榴蓮”在2001年6月下旬襲擊了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菲律賓。它在菲律賓開始,越過中國台灣,在7月1日星期日到達中國廣東省。風速達到每小時104英裏(167千米),帶來12英寸(305毫米)的降水。據報道,沒有人員死亡,但是中國政府估計重建家園至少需要4460萬美元的資金。台風“榴蓮”繼續移動,進入越南北部,連續3天總計帶來17英寸(432毫米)的降水。台風造成的山崩埋葬了一些房屋,造成6人死亡,還有3人被洪水淹死。

同年7月最後一個星期,台風“玉兔”襲擊了中國廣東,風速達到每小時94英裏(151千米)。台風摧毀了茂名附近的2340座房屋,還有數千座房屋及農作物受損。此次風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60萬美元。

2001年7月上旬的台風“猶托”,風速由每小時80英裏(129千米)上升到每小時97英裏(156千米),引發了突如其來的大雨和泥石流。在菲律賓台風“猶托”造成121人死亡、40人下落不明。多數的遇難者死於泥石流或山崩。台風“猶托”在中國台灣南部隻是擦肩而過,山崩和洪水使部分公路受阻,有一人被洪水衝進河裏淹死。台風“猶托”從台灣進入廣東省南部,最後在那裏消失。

7月30日星期一早晨,台風“托拉吉”抵達中國台灣。據一位幸存者描述,洪水猛衝進他家的客廳,家裏有10人被洪水衝走。風暴過後,孤苦伶仃的他拚命地在泥巴和殘骸中搜索家人蹤跡,但一無所獲。當天傍晚,當台風“托拉吉”離開台灣時,至少造成100人死亡,許多人下落不明。星期二清晨,台風“托拉吉”到達中國福建省,但此時已減弱,沒有造成嚴重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較弱的台風“達那斯”

在2001年9月襲擊了日本,造成巨大破壞,有5人死亡,其中4人死於東京北部附近的泥石流。大雨傾瀉,樹木被吹倒,由於交通受阻,設備運輸癱瘓,豐田汽車公司不得不關閉其12個工廠。

台風“達那斯”過後,又出現了另一個較弱的熱帶風暴———台風“那麗”。從9月16日星期日早晨到9月17日星期一中午之前,台風“那麗”在中國台灣台北傾瀉了32英寸(813毫米)的降水,淹沒了城市排水係統,街道積水達到汽車車頂高度,部分地鐵遭受洪水衝擊。雨水從山坡猛衝下來,熟睡中的人們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死。有5人埋葬在泥石流中。居民的房屋、橋梁和鐵路被毀,總計造成90人死亡。

一周後,中國台灣的台北人民建起沙袋護牆以應對台風“萊基馬(Leki鄄ma)”。台風“萊基馬”移動緩慢,但是其風速可達每小時74英裏(119千米),在中國台灣北部地區降了大約20英寸(508毫米)的雨水。

11月上旬,熱帶風暴“玲玲”襲擊了菲律賓島嶼,造成大約300人死亡。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南部440英裏(708千米)處的甘米銀島,連續4個小時下暴雨,造成的洪水衝垮了房屋,把火山噴發時形成的巨礫衝進村莊。熱帶風暴“玲玲”離開菲律賓後,進入越南,在那兒摧毀了房屋、吹倒了樹木、吹翻了漁船。

亞洲氣旋

形成於中國南海的凶猛的熱帶氣旋用官方語言稱作大風。這種風可以對近海島嶼造成破壞,也經常越過大陸海岸線,在內陸行進相當長的一段距離,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用漢語詞彙,我們稱這些氣旋為“台風”,並且“台風”

這一名稱擴展到指所有形成於太平洋的熱帶氣旋。

並且,還有其他名稱。發生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附近的熱帶氣旋叫做“碧瑤風”。碧瑤是菲律賓的一個城鎮。在澳大利亞附近的熱帶氣旋叫做“氣旋”,通常指發生在印度洋北部的熱帶氣旋。現在發生在印度洋南部的熱帶氣旋也叫“氣旋”。

在所有的熱帶氣旋中,幾乎90%是台風或氣旋。亞洲東部、印度次大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熱帶太平洋一些小島嶼遭受的台風或氣旋是大西洋和加勒比海遭受的颶風的9倍,並且太平洋台風經常比大西洋颶風更猛烈。曆史上記載的最猛烈的一次太平洋台風是1979年10月的台風“提普(Tip)”。其風速保持在每小時190英裏(305千米),這是因為太平洋比大西洋寬闊得多。在風暴到達大陸和失去溫暖的水源之前,要向更遠處行進,所以它們有更多的時間發展、加劇。同樣,台風比颶風覆蓋的麵積更大。“超級台風”很罕見,但是它們一旦出現,就會覆蓋300萬平方英裏(780平方千米)的麵積,這相當於美國大陸的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