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病人中的貴族(1 / 2)

“得什麼病啊?搞得這麼興師動眾的?”慕容梟忍不住好奇地問。

“感冒!”

“啊?”至於嗎?一個感冒,半個醫院的醫生都動員起來了。連問了幾個護士之後,才有人支支吾吾道明了原委,感冒是普通的感冒,可病人並不是普通的病人。那可是七十二行會董伍青耀的兒子。伍青耀是誰?他是廣州七十二行總商會的會董。七十二行在21世紀可能少有人知,但在當時可是廣東商界的巨無霸。21世紀人們記得的是它的前身——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聖旨,廣州成為全國唯一海上對外貿易口岸,史稱“一口通商”,日子一長,十三行就逐漸演變為一個特殊組織,享有了壟斷對外貿易的特權。到*戰爭前,洋船多達年200艘,稅銀突破180萬兩。十三行被稱作是清政府財源滾滾的“天子南庫”。1850年,廣州在世界城市經濟十強中名列第四;1875年仍列第七。第二次*戰爭後,清廷被迫全麵開放廣州的對外貿易,十三行再也無法享受對外貿易的特權,廣州的商人們遂自發組建了鬆散的聯合體——七十二行,並推選出會董,以便形成集體的力量對抗外商的入侵。伍青耀就是這一任會董!

廣州民間有雲,“為人不識伍青耀,便為商人也拉西”。伍家在廣州商界家大業大,博濟醫院這幾棟別墅,一半都出於他的捐贈。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這博濟醫院。一個感冒至於嗎?當然至於。鹿顯鳴家裏也是行商出生,隻不過是專門從南洋向廣州進口西洋藥品。而伍青耀手中的七十二行是廣州對外進口商品的唯一渠道,掌握著全部外商的命脈。鹿家當然少不了要向伍青耀請茶進貢。其實,鹿伍兩家遠不止如此,這個名叫伍休屏的小男孩相當於是鹿顯鳴遠親的小侄子。如此關係,鹿顯鳴當然得親自出麵,並動用了博濟醫院一半的人馬為伍青耀一個小兒子的一個小感冒忙活開來。這時,他怎麼就不講什麼規矩了?

插水銀溫度計,量體溫,全身的檢查……跟慕容梟三人比起來,這簡直是滿漢全席的待遇。慕容梟三人享受的不過是路邊攤的三菜一肉啊!可悲的是,醫院門診部的門頭上就寫著基督教的六字真言“自由、平等、博愛”,沒想到在這方寸之間的小小博濟醫院也隻不過徒有虛名。15分鍾很快就過去了,值班醫生袁修德拿起三個人的溫度計飛快一瞄,都是38.2度左右,屬於輕度發燒。再看了看幾個人的舌頭,便斷定三人得的是季節性流行感冒,伴有發燒症狀。雖然令人難受,但並無大礙!袁修德隨便開了一些西藥便打發三人離開……

而另一邊的急診室裏,氣氛卻越來越緊張。一個小感冒而已,又不是什麼癌症、艾滋這些不治之症,至於這麼緊張嗎?看到急診室裏醫生護士亂作一團,英語中文交相輝映,一種強大且莫名的好奇心像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已經一隻腳踏出博濟醫院大門的慕容梟縮回了腿。會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

天生好奇的陳朵顏看見慕容曉轉身,也拉著玹冰想進去湊下熱鬧。可是玹冰一動不動,一臉漠然。這個伍休屏不管是誰的兒子,關他何事?玹冰頭也不回,一轉身就朝著警察廳的方向走去。陳朵顏一隻腳本來已經踏回了門裏,但手邊的玹冰卻又走遠。左右為難之下,陳朵顏還是一咬牙厚著臉皮追上玹冰。看著陳朵顏挽著玹冰的手,消失在巷子裏。慕容梟恨得牙癢癢,這對狗男女!慕容梟斷定,這絕不是嫉妒或是吃醋,隻不過是討厭他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