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劉禪的後現代生活:享受當下(1 / 1)

第九章第六節 劉禪的後現代生活:享受當下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年輕時曾想做詩人,後來他發現自己更應該、更可能做一個文學批評家時,便下決心“做新社會輿論的喉舌”。他把生命的蠟燭都燃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傑出的成績。他留下這樣一句名言:“每一個人不要做他所想做的或者應該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帥杖,就去拿槍;沒有槍,就拿鐵鏟。”

像別林斯基這樣的人,在《三國演義》裏也有一個,那個人就是劉禪,我曾一度很討厭劉禪,認為他貪圖享樂,樂不思蜀,出賣國家,不顧百姓死活。但這次重新閱讀《三國演義》,我改變了之前的看法。

我認為劉禪是個懂得享受當下的人。當劉禪從劉備手中接過那個已經是搖搖欲墜的蜀國時,他就應該意識到做一個好的國君是多麼的不容易。而幸運的是,劉禪有一名得力幹將,那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很能幹的,劉禪對諸葛亮做的事情從來不加幹涉。諸葛亮把控大權,事無巨細地管理著蜀國。對此,劉禪從來沒有過任何怨言。他也沒有發出怨言的機會,劉禪一直是個玩樂的君主。

劉禪永遠都在享受現在,活在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有自己的弱點,但也有自己的特點。人性在劉禪身上,體現得格外生動。

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興趣愛好,因而會樂意做他“想做的”。可是,對於我們來說,隻有將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人生目標同人民利益、祖國事業自覺地聯係在一起時,理想之燈才會獲得巨大的、用之不竭的光源,這就是“應該做”的。

然而,遠大抱負的實現並不能單憑一點熱情,隻有腳踏實地,從一件件“可能做”的小事情開始,不折不撓地堅持下去,理想的藍圖才不至於化為玫瑰色的幻影。

我們不能像劉禪那樣無所作為地荒廢時間,但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現在忙碌的生活中,也適當地讓自己享受一下當下的生活,從中看到路旁秀麗的風景,這樣做也未嚐不可。

對於生活,不要期待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發生奇跡般的轉變,你一下子變得事事如意、幸福無比。未來永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如詩如畫,它隻是將來的現實生活。

人性小貼士

抓住現在的時光,在玩耍的時間就盡情地玩耍,是休息的時間就暢快地休息,是工作的時間就認真地工作。如果像關羽那樣“身在曹營心在漢”,不但痛苦了自己,還難為了別人。當然,也不能像劉禪那樣,過分地荒廢時間,亡國又亡家。

測試答案

選擇A:你知道調整自己的重要性。遇到挫折時,你會暫時停下腳步,仔細研究問題的症結,再另外擬訂一套計劃,順便重整自己的疲憊與低落的身心狀況,等待適當時機,再整裝出發。

選擇B:隻要找對目標,走上正確的路,你有很大的希望能夠東山再起。因為人人都可能遭到挫敗,你對這種結果也能泰然處之,不被擊垮。如果覺得目標物對你而言很重要,你依然會盡全力去爭取。

選擇C:或許你可以找到更好的理由說服自己往其他方麵發展,因為眼前的失敗讓你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這可能也是你生命的轉機,說不定就換到了適合你的跑道。不過可惜的是之前努力的心血白費了。

選擇D:生命中充滿挑戰,對你而言,跌倒表示又有機會步上勝利的階梯,所以你絕對不會被挫折打敗,反而更激發了你求勝雪恥的決心。耐力是你的優勢,積極的個性則是製勝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