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司機肯定毫不懷疑前麵司機改變車道的正確性:“前麵那些家夥一定知道些什麼。”這種想法會使他們也將車駛入旁邊的車道,而根本不去證實他們前麵路上的真實情況。司機們開始排著長隊從側麵加塞兒,於是,“轟隆”一聲響,撞車了。
辦公室裏搞小團體,對於人際關係來說也非常不利,很容易讓人失去做事的原則,走個後門、開個綠燈都是在所難免的。不痛不癢的小事也就算了,假如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藍雅琴跳槽進了一家中型公司,第一天上司領著她進辦公室,多數人沒抬起頭來。於是,她隻能老老實實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熟悉了半天的環境,到中午吃飯時仍然沒人和她說話,下午她又這麼坐了半天,一整天下來讓她很難受。
第二天,她開始爭著打掃衛生、整理報紙、打水,即使這樣,很多同事對於她還是熟視無睹,藍雅琴心裏非常孤單無助。終於有一天,她找了個機會接近了辦公室的羅姐和小娟,她請兩人吃飯,有時候還帶些小禮物給她們。
終於,羅姐、小娟和藍雅琴就成為辦公室裏的一個小團體了。藍雅琴其實和羅姐、小娟在本質上不是同一類人,她每天兢兢業業地上班,也不會像其他兩個人那樣遲到早退。所以領導曾經考慮給藍雅琴提高工資,可是考慮到她與另外兩人走得太近,她會把漲工資的事告訴羅姐和小娟,而讓那兩個人產生不滿,所以遲遲沒有給藍雅琴漲工資。
職場裏,站錯隊是非常危險的,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更徹底地傷害了藍雅琴。羅姐和小娟其實非常瞧不起藍雅琴,她們覺得藍雅琴隻不過是為了討好她們,不讓自己太孤單而已,所以她們兩人背地裏做了出賣公司的事情根本就沒和藍雅琴提過。
第一次做沒被發現,做第二次的時候被領導抓了個正著。
這件事本來是沒有藍雅琴什麼事的,藍雅琴也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因為三人平時關係太好,所以領導還是懷疑藍雅琴,他在不信任羅姐、小娟的同時也不再信任藍雅琴,甚至覺得藍雅琴也許早就知道了什麼,但是卻知情不報,性質也非常惡劣。
雖然藍雅琴極力為自己辯解,但是和領導之間已經有了隔膜,要想在公司更好地發展下去幾乎是不可能了。藍雅琴覺得自己很無辜,覺得是羅姐、小娟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後來和羅姐、小娟的關係也就一下子降到了冰點。
好好的一個小團體,在利益麵前不但土崩瓦解,而且還反目成仇!
辦公室的危險就在於,很多時候,一個人即使願意從眾、和別人走在一起,但是真正走到一起之後,如果這個人能力平庸,因為職場是獨立的,所以這個人做事情的時候照樣得不到幫助。但是,如果此人能力超強,他所擁有的器重和賞識也會使小團體裏的其他人覺得不舒服,自然就會產生暗地裏的中傷和陷害。
也許有讀者要問,那麼不加入小團體別人就不會妒忌嗎?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答案,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解釋人們的心理,那就是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人不會在看到電視上或者是報紙上優秀人物的時候,出現妒忌的感覺。但是越是貌似“抱團兒”的人,就越容易出現攀比的心理。
如果你已經加入“圈中”,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麵來駕馭你的小圈子。
第一,控製合適的距離,同事畢竟不是家人。工作時的同事聚在一塊兒,也不可避免地會聊到公事。這是交流各部門的一些客觀信息,例如已經確定的人事變動、部門的新工作項目等,有助於大家掌握公司近況。然而千萬別把個人情緒大量地抒發出來,隻談客觀事實,減少自己個人感性的認識和評判。
第二,心懷善意,不要製造緊張空氣。小圈子的目的是讓大家能夠和睦交流。若就此聚眾排擠外人,就容易產生嚴重的辦公室衝突,結局往往是兩敗俱傷,而且會引起公司領導極大的不滿,解散了小圈子不說,還把你當做“聚眾鬧事”不好管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