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即春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武,因手著《孫子兵法》而聞名後世。[新#筆#下#文#學wwW.bXwx.cc]春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可以稱得上是軍事家的人如過江之鯽。然而,兵家之所以稱得上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於有孫子其人。孫子原是陳國陳完(後改稱田完)的後裔。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完避難奔齊,改稱田完。田完的五世孫田書攻打莒國功勳卓著,齊景公賜姓孫氏。田書就是孫武的祖父——齊國名將司馬穰苴,他不僅能征善戰,而且著有《司馬穰苴兵法》,加之齊國鼻祖呂尚的《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優秀的軍事文化典籍,都為孫武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兵法思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當時的齊國,新舊勢力極為複雜,舊貴族內部發生了“四姓之亂”。正是這種縱橫捭闔的鬥爭,在客觀上為孫武提供了洞察統治集團上層鬥爭的機會,鍛煉了他善於應變的機智才能。後來,由於“四姓之亂”,孫武離開了故土齊國,去到南方新興的吳國。
孫武來到吳國後,他一麵潛心研究兵法,觀察吳國政治動向;一麵與他的好友伍子胥親密合作,協助吳王修運河,建城都,經國治軍,發展生產,加強戰備。他和伍子胥共同擬定了“三分疲楚”的持久消耗策略,把吳軍分為三部,第一部出兵擊楚,等楚軍集結****時,即刻退走;楚軍一解散,第二部又出擊,逼得楚軍再度集結,如是再三。“三分疲楚”策略的機變運用,僅一年時間,便令楚軍不勝煩擾,戰力消耗,士氣低落,以致用來牽製吳國的重要據點也被一一擊破。
孫子將這種“三分疲敵”的消耗戰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吳王本有意乘勝追擊,長驅直搗楚國,但孫子阻止吳王這樣做。他認為:士卒征戰經年,需要休息,況且大別山附近尚有若幹小國未服,南麵來自越國的威脅未除,勝利的態勢還未形成,此時不宜出兵。
直到四年後,吳國逐步攻占了大別山麓以東及漢水、淮河一帶,使附近的小國全部臣服。而原先楚的屬國唐、蔡也因故與楚交惡,蔡遭楚討伐,轉而向吳國求援。正是在這一有利形勢下,孫子抓住這一用兵的時機,奏請吳王攻楚。伐楚決定下來後,孫子便親率吳軍,先結納唐、蔡兩隊,一舉突破桐柏山這一大別山的天險,迅速深入到楚國境內。同時,另一支部隊從北麵由淮河西上,越過三隘口,與南路軍會合。
孫子的規劃,大出楚國意料之外。楚國的判斷是:吳軍的主力必在北麵,且北路軍行動趨緩,楚軍完全可以先將吳軍留下的舟船破壞殆盡,斷其退路,然後趕到三隘口,堵住吳軍去路,使吳軍進退不得。不料,人算不及天算。楚軍尚未抵達目的地,吳軍的北路軍便已神速般地通過三隘口,與南軍會師。更不為楚軍所料想的是,未加防備的南路軍竟然是主力。這更顯出孫子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