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孫子談製勝(1)(3 / 3)

被譽為清代“紅頂商人”的胡雪岩曾經有一句名言:“做生意頂要緊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國,就能做外國生意。”被世界各地華裔商人奉為“經營之神”的範蠡便是一位極有眼光的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眼光。

範蠡是越國大夫。約公元前494年,越國被吳國打敗,範蠡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最終亡吳興越。恢複越國後,範蠡高瞻遠矚,不為誘人的官位所左右,而是認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他預見到官場上隻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便急流勇退,棄官而去。

範蠡來到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家人,一邊在海濱墾荒、種地,養殖五畜,一邊看準機會做買賣賺錢。由於範蠡聰慧敏捷,理財有方,時隔不久便積累了巨額資產。齊國國君聞其賢名,欲請他當齊國的丞相。範蠡聽到這個消息後,悄然隱退,並將家中財產盡數贈給親戚朋友。最後,範蠡來到山東定陶。範蠡認為定陶位於天下中心,交通便利,從而定居於此,自號陶朱公。因此,後人更多的隻知陶朱公,而不知範蠡。範蠡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從不隻顧眼前利益,就事論事,而善於用長遠的思考技巧去指導日常活動,處處比別人棋高一著。

要想成功就必須把眼光放遠。成功和失敗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積累的結果。決定給自己製定更高的追求目標、決定掌握自我而不受製於環境、決定把眼光放遠、決定采取何種行動、決定繼續堅持下去,這種種決定做得好,你便會成功,做得不好你便會失敗。把你的眼光放遠大些,沒有哪個人是因為短視而成功的。

取長補短——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原文]

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孫子兵法·作戰篇》)

[今譯]

對於被俘虜的敵軍士卒,要善待他們並給予充足的供養,為我所用。這就是所說的戰勝了敵人,也使自己更為強大了。

[曆代論引]

杜牧曰:得敵卒也,因敵之資,益已之強。

梅堯臣曰:獲卒則任其所長,養之以恩,必為我用也。

王皙曰:得敵卒則養之,與吾卒同。善者,謂勿侵辱之也。若厚撫初附,或失人心。

張預曰:所獲之卒,必以恩信撫養之,俾為我用。勝其敵,而獲其車與卒,既為我用,則是增己之強。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類也。

[兵法劄記]

“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敵”,這句話可作兩種理解:第一,被俘虜的敵兵們態度好的,應該養起來以備日後任用;第二,對被俘虜的敵士卒要善待他,照顧其生活,以便爭取他們為己方工作。優待俘虜,這在今天看來不算什麼新政策,但在孫子以前,屠殺活埋俘虜是常事,因為當時還不懂得使用俘虜的意義,而孫子卻能提出“卒善而養之”,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主張。“是謂勝敵而益強”,這就是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更加強大。

西漢末年,光武帝劉秀經率領將士浴血奮戰,漸漸平定了全國的混亂局麵。某一天,他展開地圖,總結平亂的政績,望著標識著密密麻麻符號的作戰形勢圖,他不禁茫然,便對幕僚鄧禹道:“天下如此遼闊,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那年那月,才能使全國安定下來呀?我真上沒有把握呀!”

鄧禹回答:“誠然,如今天下群雄興起,戰亂不息,前景不測。但是萬民都眼望著明君的出現。自古以來,興亡都在於仁德的厚薄,而不在於土地的大小。請您不要灰心喪氣,隻要一心一意積王者之德,天下最終會歸於統一的。”

劉秀然其言。半個月後,他率兵擊敗了稱作“銅馬”的農民軍。對那些願意投降的將士,劉秀非但不治罪、反而讓他們維持原職參加劉軍,繼續作戰,且對其統領們一一封侯。他這樣對叛軍恩寵有如,以致於他們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滿疑惑及不安。

對這種情形,劉秀也察覺到了,於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投降軍隊不予整編,維護原編製,叛軍各將領仍複位,帶領原部下參戰,本部不作幹涉。命令下去後,為了觀察實際反應,劉秀經常一個人單騎來往於各營地巡視。此時如果有人行刺劉秀,那真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叛軍眾將士看到劉秀如此誠懇,都產生了景卿之心。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劉秀推赤心置人腹中,誠懇待人,不懷疑我們,實在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寬仁長者!以前我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懷疑他居心叵測,現在回想起來,真覺慚愧。今後為了報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我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有所不辭!”

從此以後,這些降將都成了劉秀忠實的部北朝鮮,跟著劉秀披荊斬棘、赴湯蹈火,立下汗馬功勞。而劉秀憑著他們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終於平定了天下的混亂,建立了東漢王朝。

劉秀的這種作法就是運用“卒善而待之,是謂勝敵鄙益強”戰略思想。他誠懇待人、寬以待人,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以溫和而實用的態度,感化部下,最終能籠絡人心,壯大自己。這就當然能夠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