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實擊虛”一般是作為軍事上的謀略。其意思是避開敵人的主力所在,攻擊其力量薄弱的地方。但在辦事過程中,這一謀略也常常具有實際意義。像路透一樣,當麵對實力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在沒有取勝把握的情況下,應該主動、靈活,另覓他途,避免以弱碰強。在沒有強大競爭對手的地方再施展自己的手腳,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因敵取勝——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原文]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篇》)
[今譯]
用兵打仗沒有一成不變的形式,水流也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能夠根據敵情的變化而采取相應戰術取得勝利,就可以說是“用兵如神”。
[曆代論引]
曹操曰: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
梅堯臣曰:應敵為勢。因地為形。隨而變化,微不可測。
王皙曰:兵有常理,而無常勢;水有常性,而無常形。兵有常理者,擊虛是也;無常勢者,因敵以應之也。水有常性者,就下是也;無常形者,因地以製之也。夫兵勢有變,則雖敗卒尚複可使擊勝兵,況精銳乎?
[兵法劄記]
孫子以“兵形像水”的比喻,總結出了用兵的最高境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水沒有固定的形狀,隨著所遇的地形、容器而呈現其形貌。用兵作戰也是如此,應該像流水那樣,居高奔瀉而成勢,千變萬化無常形。
也就是說,用兵必須根據各種地形、時機、敵我雙方的綜合對比等情況,靈活善變,不拘一格。但是,自然界中的水總是避開高處而流處低處,是有規律可遁的,用兵也有一個重要規律,這就是文中提到的“因敵而製勝”。可以說,“因敵而製勝”的思想是孫子兵法的精華之一。要做到“因敵而製勝”,首先要全麵了解和把握敵人的虛實,其次要使己方的虛實深藏不露。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發起****,準備圍殲三十三萬潰敗的德軍。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首要的任務就是奪取德軍縱深地區附近的頓河上唯一的一座鐵橋,這是德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蘇軍第二十六坦克軍接受了這一艱苦任務。當時,德軍已搶在蘇軍前麵向頓河大橋進,蘇軍要想越過擋在自己前麵的德軍簡直不可思議!第二十六坦克軍軍長羅金少將望著漆黑的天空,猛然下定決心,發布命令:“打開所有的車燈,排成縱隊向頓河大橋全速前進!”德軍就在身邊,而且,德軍還在公路沿線構築了防禦陣地,羅金少將的命令無疑是等於自殺!但是,軍令如山倒,蘇軍坦克部隊的上百輛坦克義無反顧地執行了命令。德軍官兵做夢也想不到蘇軍坦克敢於在息的炮口前麵打開燈、排成縱隊行時,人人都認為是自己的部隊,沒有一個人上前去詢問或發出質疑。於是,浩浩蕩蕩的蘇軍坦克部隊從德軍的眼皮底下駛過,一直駛上頓河大橋。德軍的退路被截斷了,三十三萬大軍成為蘇軍的甕中之鱉。
[人生感悟]
孫子的“因敵變化而取勝”的變化,不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生活中都可視為取勝之魂。
人生情況千變萬化,錯綜複雜,我們在處世社交,說話辦事時,應學會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變,應針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應變措施。這就是孫子講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道理。
麵對下麵這些人時,我們要區別對待。
1.過分拘謹的人。這類人的特征是,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很熱情地與他交談,他有時也會表現得很冷漠,不在乎你,不理會你。在交談時,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什麼,有時甚至根本沒聽你在說。碰到這種人隻要你花些時間,去仔細研究觀察一下他的一舉一動,興趣愛好,注意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真正關心的事情出來,你就會得心應手。開始時,你可以隨便和他閑聊,隻要能夠使他做出簡單的回答或細微的反應,接下來就好辦多了。你可以在他感興趣的問題上,引導他充分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使他逐漸投入到與你交談中,他便會打開話匣子,你的負擔便會大大減輕,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不用多說了。你必須始終注意把握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有他感興趣或予以關心的事情,隻要你稍加留意,然後有意觸及,他便會“滔滔不絕”地和你說話。因此你要好好掌握並利用這類人的性格心理,成功地與這類人交往。
2.愛好表現的人。有這樣一些人,不管遇到什麼事都喜歡表現自己,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不管自己行還是不行,對還是錯。如果他露了臉,他便會到處張揚,要是砸了鍋,也不要緊,還有成千上萬條理由可以拿來搪塞。總之,他忘不了表現自己。對待這種人,最好的辦法是站在一旁靜靜地觀看,因為有時你明知他會出紕漏,好心提醒他,他不但不領情,反而會認為你嫉妒他,甚至記恨你,等他真的出了問題更會怪罪你,說是你使了壞。這類人很少冷靜,他們總是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做事不假思索、草率決斷,甚至為了表現自己的“果斷”而招致意料不到的損失。所以,當你遇到這種人時,一定記住不要阻止他的自我表現,偶爾做一次配角似乎並不算什麼,但為了避免由於這類人的草率和“果斷”而造成的麻煩,你最好在適當的時候牽製一下對方,或在必要的時候提醒一下他冷靜從事。